个人总结网 > 地图 > 个人总结 >

老故事作文

老故事作文

时间: 2025-06-04

最新老故事作文。

老旧的照片上,浮动着岁月的痕迹。从那些泛黄的相册页里,记载着一个个背后的故事,下面是关于老照片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老故事作文 篇1

一天,我翻着最喜欢的故事书,一下子从书页里面掉出来一张照片。呵!原来是这张照片啊!看着这张自己流口水样子的照片真是好笑,不禁陷入了深深地回忆!

去年的2月15日那天,我迎来了9岁的生日。妈妈早上为我做了平时常吃的面条,不过给我多加了个荷包蛋。因为不巧是周二,只好这样简单地给我过生日了。我匆匆吃过早饭去上学了。

在学校想想自己简单地这样过生日,半天也没打起精神来。在学校里,我悄悄地问了一下其他同学,想知道他们的生日是怎么过的:有的说一定会买大大的双层蛋糕和玩具;有的说爸爸妈妈一定会带他去肯德基大吃一顿;还有的同学夸大其词地说:“在某某大饭店定了桌,然后再去外面玩一天”……

真没劲!看来我的这个生日就这么平凡地过去了。想着想着,我不觉得回到了自己家楼下!看看上面家里亮着灯呢。咦?是我出门忘记关灯了,还是妈妈下班比我早回家呢?三步并做两步,我推开了门--哇呀!客厅的饭桌上摆好了菜:小鸡炖蘑菇、东北大拉皮、清蒸鲈鱼、红烧牛肉,还有海鲜疙瘩汤,都是我的最爱啊!“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我连忙洗净手,坐在桌子旁边看着这些美味发呆,嘴角流出口水都不知道呢!这时,还是眼疾手快的爸爸抓拍下我这带口水的样子。9岁的生日照,永远定格了在这一瞬间。

这张照片我一直很珍惜,放在我经常看的书页中当书签用。因为我想永远记住这张照片里的故事。

老故事作文 篇2

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上,我在邮局填写包裹单。说起这张照片,还有一个故事呢。

去年,校讯通开展了一个“爱心捐书”的活动,号召博友们踊跃参加。这些爱心图书将会捐赠给山区里的孩子们。

一看到这个消息,我和妈妈就赶紧报名,我在书柜里挑了共二十本图书。第二天,就让妈妈寄走了。

想到大管家能早点儿收到我的书,我心里就美滋滋的。

可是,没过几天。当我看到博友们捐的都是新书时,就开始闷闷不乐了。心想:为什么自己那么小气呢?别人都捐新书,而我却捐了旧书,真是不好意思呀。就对妈妈说,“我好后悔呀,早知道就应该捐新书了。”

“没关系,新书旧书都一样。”妈妈语重心长得对我说:“爱心没有新旧的。”

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有了一丝安慰,但还是不甘心。就灵机一动。为什么不用压岁钱买几本新书呢?我还可以第二次捐书嘛!当我把想法告诉妈妈时,妈妈高兴地点了点头。

于是,我就取了一百元压岁钱,和妈妈一起去新华书店精心挑选了四本图书。回到家,我又在书的扉页上画了一个漂亮的“爱心卡”标志,并写上了我的祝福语。看着四本崭新的爱心图书,我好像看到了山区孩子们的笑脸,心里喜气洋洋的。

这次,我亲自到邮局,填写了一张包裹单,顺利地把书寄走了……

你们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我在邮局填写包裹单时,妈妈给我照的。妈妈说这张照片很有意义,它见证了我的成长。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想起这个故事。它会随时提醒我,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老故事作文 篇3

今年的六月六日是端午节,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外婆家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外婆和妈妈包好了红豆棕子,烧熟后裹着白糖给我吃,每次吃到这红豆棕子,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啊呜啊呜”地吃下去,边吃还边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包一回棕子。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今年端午节,我可以自己包棕子啦!吃完午饭,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棕子,于是,外婆拿出了一袋糯米和棕叶。

我和外婆先一起把糯和棕叶洗干净,然后,外婆把糯米放到一个大盆里,往糯米里洒了一小勺盐。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洒盐,就问:“外婆,为什么要洒盐呀?”“洒了盐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会很咸吗?”“就一点点,没关系的啦!”“哦!”虽然我这样回答了,可我还是一知半解。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要开始了。外婆拿起一片棕叶,卷好,再往卷好的叶里放入糯米,再把棕叶折起来,包出棕子的形状,最后用绳子把棕子捆好,一个棕子就包好了。一卷,一放,一折,一捆,一个棕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只见外婆双手灵巧地包出一个个小棕子,包好的棕子小巧灵珑,看着外婆包棕子挺简单的,我就忍不住想要来试一试。我刚包出一个棕子的形状,还没捆好呢,米就漏出来了,只好重新包过。有时候,稍一用力,棕叶就破了,也只能重新换张叶子重新包过。看着外婆和妈妈包了一个又一个棕子,可我手头没有一个棕子“诞生”,甭提有多着急,只好请妈妈帮忙,总算包好了几个。最后,我自己单独包的棕子仅仅只有一个,哈哈,我是多么“强悍”呀!

锅里放好水,外婆把棕子倒进去,看着这小棕子“扑通扑通”跳下水,我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落下来,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吃完粽子,我们便来到华东理工大学观看龙舟比赛。

华东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大河上,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

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老故事作文 篇4

打开抽屉,无意间看到在角落里有一本孤独的相册。轻轻擦去封面上那层浅浅的灰,翻开时掉出了一张老照片。

照片上的我大约两岁,扎着两个小辫子,一双眼睛水汪汪的,脸上还挂着晶莹的泪珠。看着这张老照片,我不禁疑惑,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呀?于是我跑去问妈妈。妈妈看着照片笑了起来,给我讲起了这张老照片中承载的故事。

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玩。淘气的我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到地上后,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可是那时,爸妈并没有过来扶我,爸爸只是平静的说了一声,没事儿,自己爬起来。我傻傻的坐在地上,一看爸妈都不过来帮我,便委屈的哭了起来。慢慢地我小心翼翼的站了起来,不过仍然在哭。这一幕刚好就被妈妈给照了下来。

现在来看这件事,也不会再感到伤心、委屈了。我也理解了父母的这种行为,也正是父母的这种行为使得日后的我在面对困难时,变得更坚强、独立了。

看着这张老照片,我不禁笑了。

老故事作文 篇5

每当我翻开厚厚的相册,都会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浮现在脑海里,使我的心泛起一阵阵涟漪,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尤其是当我翻到一张发黄的照片的时候,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那是在北京的景山公园时发生的一件事。那一年署假,我到我小姑家度假。有一天,我去公园散步,碰见了一个盲人老爷爷,独自在公园里慢慢地走着,我正在想怎么没有人陪他散步的时候,老人朝着一棵大树走了过去,眼看就要撞上了,我暗叫了一声:“不好”,便像一支离了弦的箭一样朝老人冲了过去,在老人将要撞到树的一刹那,我拉住了老人,老人十分警惕地转过身,问“谁?你想干什么?”老人一边说一边往后退,我再次拉住了老人,说:“老爷爷,您别往后退了,后面是一棵大树,要是再往后退的话,会撞树上的。”老人试探性地用手往后摸了摸,我接着说:“您别害怕,我不是坏人,我看您要撞树上了,过来提醒您一下,如果您不喜欢别人陪着您,我马上离开”。说着我就准备往其它地方走。老人说:“小朋友,谢谢你,你是河南人吧?”我扭着头回应道:“我是河南人,您怎么知道的?您是哪里人?”老人笑了笑:“你这个孩子问题可真多呀!”我有点不好意思了。我扶着老人走到一条长椅边,我听得出你的普通话中夹杂着咱河南的乡音”。老人操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话对我说。

我与老人正在畅谈时,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小朋友,我是一个摄影师,刚才看见你搀扶老人的那一幕,令人十分感动,就把这美好的一瞬间拍了下来,这里底片,送给你一张留作纪念吧1”他把底片递给我之后,就急匆匆地走了,真是一个性急的人啊!每当我的手触到这张照片时,便会有一股暖流从指头流向心头,我,也被感动了。

虽然这张照片黄了,旧了,但我的记忆没有黄,没有旧,我会把这段记录了我一次小小快乐的记忆保存下去,直到永远。永远。

老故事作文 篇6

过去的事情早已如看过的书页,被现在看的书页压住了,丝毫没有再映入眼帘的迹象。慢慢地,轻轻地,我翻开了昔日的影集,一张张老照片带给我的是一个个欢快悲伤的老故事,随着那案上的茶香,幽幽地浮上我的心头。惟那张老照片,带给我的只是心的一次颤动、眼的一次模糊。

那是一张极普通的生活写照,照片上是我和我的朋友们,那时我们上幼儿园,我才3岁,照片的背景就是我可爱的幼儿园。照片上的我脸上挂着只有孩子才拥有的最灿烂的笑容,似乎这世上没有任何可以破坏我的好心情的事物。可我当时不知,不知这双拿着相机的手是怎样从细嫩到粗糙的,不知这手上的每一条皱纹都蕴藏了怎样的爱,不知这手连着的是怎样一颗被孩子占有的心,不知这颗心为何会从脆弱变到坚强。

小时候家里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工资收入,妈妈在读研,爸爸虽工作也挣不了多少钱,两人加起来一个月也就挣二百多块钱。妈妈去读研,爸爸去上班,我当然需要人来看管。没办法,在我1岁时,只好把我送到私人家开设的幼儿园去。

听妈妈说,她每次去接我时看到被我尿湿了的裤子和我哭干了的泪眼都非常难过。私人幼儿园的条件当然不会很好,我小时候就在那儿待了两年,在我3岁时我说什么也不去了,于是妈妈只好把我带到地院幼儿园去。其实和别的地方比,这所幼儿园并不算好,但在我当时看来,那儿简直是个天堂,有玩的地方、有小伙伴、有和蔼的老师……简直棒极了。

听妈妈说,我第一天去都没有掉一滴眼泪。条件好了,收的钱当然也要增加,妈妈爸爸工资的一半都要为我而付出,可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爸爸是搞地质的,一年四季都要在外奔波,于是妈妈就独自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我从来不会了解妈妈的辛酸,我也从不会知道妈妈到底流过多少泪,但在妈妈转身之前,她是绝不会让我看到她脸上的泪水的。

时间运转着,我现在13岁了。

我们一家都从过去的岁月中学会了许多,我从不要求家长为我买这买那,能过最基本的生活就可以了爸爸不很讲究吃穿,能吃能穿就已经很好了妈妈的衣柜里存放的衣服还没我的多。我成长着,在一个并不华丽却很朴实的环境,惟有这质朴的地方才能带给我温暖,带给我爱……

老故事作文 篇7

有多久没翻开那本相册了呢?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掸去封面那层浅浅的灰,翻开,是记忆里扬抑的色彩。老旧的照片上,浮动着岁月的痕迹。从那些泛黄的相册页里,飘出一缕缕七年前的笑声,十年前暖金色的阳光,白驹过隙般的光阴,陈旧的味道。

看这一张老照片。上面那个头发没几根,眼睛深黑色,穿着一件白色蓬纱裙的小丫头真的是我吗?照片上的我,置身于还未改建的体育场里。尽管穿着一件及膝的裙子,调皮好动的我却还是很不顾“淑女形象”地用胖胖的手指抓住体育场里那锈迹斑斑的双杠,做了不太标准的“引体向上”,两条腿看起来像是在空中乱蹬着。看着这张照片,幼年时期的细碎片段轻松地被抖落了出来。记得爸爸跟我说过,在我小时候,因为家附近就是体育场,所以父母经常带我去体育场玩。

体育场里有很多健身器材,偏偏我是个“穿着裙子学投篮”的假小子,一到体育场便围着那些个头比我高的体育器材爬上爬下。那时,父母总会在一边静静地看着,时不时抓住几个镜头,举着相机“咔嚓”来个特写。数数看,一张,两张,三张……相册里有很多照片都是有关幼年时,体育场里种下的欢声笑语。想一想,那时的我,不过也就五、六岁吧!

指尖拨动一页页,思绪穿梭在一段段的时光里,那熟悉的笑容挑起记忆的点滴瞬间聚成汪洋。老照片上的爸爸坐在椅子上闲适地看书;老照片上的妈妈,坐在冬日阳光笼罩下公园麦金色的草坪上;老照片上的我,穿着一身粉红在海边无忧无虑地嬉戏……每一张老照片,就是一份见证,见证日升月落、斗转星移中,那不变的记忆温暖。

老故事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以前我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却不知道怎么裹粽子,为什么要裹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我总算明白了。

瞧!我婆婆正忙得不亦乐乎呢,又要准备粽子,又要准备“五红”和“五黄”。看婆婆包粽子,我觉得是一种享受。只见她左手拿起一片粽叶,迅速地卷成漏斗状,右手抓一把糯米塞进粽叶,再用粽叶紧紧裹住糯米,然后用线把粽子扎紧。就这么一会儿功夫,碧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粽子。

我问婆婆:“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呢?”“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们从小就是这样过端午节。你去问问你外公。”这时外公走过来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楚国都城被秦国攻占了以后,屈原就投江自尽了。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把他吃掉,就包了粽子扔进江里。赛龙舟的习俗也是这么来的。”

“哦。你们小时候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啊?”

“我们小时候过端午除了吃粽子,还要准备五红五黄。家家门口都挂艾草。”

“什么叫五红五黄啊?”

“应该是五种吃的,我知道的有雄黄酒、鸭蛋、苋菜。”

“为什么要挂艾草呢?”

“因为艾草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赶蚊虫。”

“看来端午节的习俗真不少呢。”

“是啊,端午在过去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呢,这些习俗也是传统文化啊!现在过端午没有那么讲究了,不过,粽子还是要包的。你跟你婆婆学学包粽子去吧!”

本文来源:http://www.676u.com/gerenzongjie/8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