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网 > 地图 > 个人总结 >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时间: 2023-03-29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系列11篇)。

下面是个人总结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这段时间过得非常的快,上阶段的工作就这样完成了。现在就需要我们对近期工作进行总结,通过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可以避免失误,工作更加顺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篇1

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局综合档案室需每年组织一次档案基本情况检查。本次检查由综合档案室牵头,以档案整理和收集工作为重点,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一、检查内容

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1. 对档案整理情况进行了抽查,无霉变、掉页、被毁等情况,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2. 各类档案移交手续清楚、健全。借阅等级手续完备。

3. 对档案柜里面樟脑清块进行及时添置,以防档案虫蛀。

4. 梅雨季节开除湿机进行及时除湿,夏季可开空调进行降温。

5. 针对检查发现问题,采取减少开户窗户通风换气时间,并加强卫生打扫,改善档案保护措施。

二、检查人员

三、检查结果

1. 库房检查:库房门销完好,窗玻璃等完好无损,消防器材正常。

2. 案卷检查:经清点。1985年至20xx年案卷保存完整,无遗失。各档案柜内均放置樟脑块。抽查每年案卷,经检查卷内档案材料无蛀孔,无霉变情况。

3. 查看了案卷借阅登记簿,基本做到借阅登记及时,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

4. 温湿度登记及时。温湿度控制情况良好。

5. 办公用房清洁,壁无灰尘,蜘蛛网,卫生状况良好。经过检查我们认为综合档案室的各项设施已基本符合上级规定的要求,库房“六防”要求措施基本落实,案卷保管情况良好。档案员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为档案工作上等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

20xx年10月28日www.676u.coM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篇2

病历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检查、诊断、治疗和转归等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也是对采集到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的患者医疗档案。涪城区病案管理工作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和努力下,顺利开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完善相关制度

病历既是临床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病历对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都有重要作用。对病案的管理,区卫生局及各医院领导历来十分重视,具体科室及人员在工作中重视病案管理,建立从上至下的档案管理制度制,及时解决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病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为临床工作和广大的病员服务。

二、规范病历书写行为,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我区各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对病案进行管理。住院病历必须有取得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xx年3月)卫生部》的住院病历书写标准及时书写。各医疗机构均建立有病案室,并落实专人负责对病历书写质量进行审核,对病历书写质量较差的人员,给予处罚和通报。

三、严格登记,做好病历的保管

病人出院后及时填好病历首页,写好出院记录,交相关人员及病案室,并做好登记建册手续。相关人员及病案室将上交的病历进行初始分类编号,按序号排列上架,妥善保管,不得丢失,确保住院病历的完好率。同时做好病案室防火、防盗、防光、防尘、防虫、防霉等工作,及时更换防虫、防霉药物。经常检查库房内各种安全措施,及时排除隐患,确保病案室安全。

四、严防病历丢失,是病案管理的核心

患者在医疗机构住院期间,病历由病区负责保管。患者离院后,病案室负责全院病历收集、整理和集中统一保管;除涉及患者疾病诊治和护理的医务人员及病历质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患者的病历;实行借阅登记制度,借阅病案要办理借阅手续,按期归还,要求妥善保管和爱护借用病历,不得涂改、转借、拆散和丢失;医保及上级行政部门借阅,需出具采集证据的法定证明及执行公务者的有效身份证明经医院核实,方可借阅或复印病历;医院医护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病历者在病案室办理相关借阅手续后,方可借阅相关病历;对死亡及有医疗争议等特定范围内的病历,需经医院医务科批准后借阅;病区和病案室不准擅自接待无相关证明手续的机构和个人查询患者的病历资料;借阅病案应在三周内归还;病历复印严格按照卫生部《病历复印管理规定》执行等。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一)由于出院病人增加,许多医疗机构病案室空间有限,病历档案的存放空间问题凸显。无纸化病历是发展方向。

(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目前医疗机构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都非档案相关专业人员,难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档案管理水平不高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完善病历档案的质量控制及保管制度,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及人才引进,使其更加系统化,专业化。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篇3

干部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的基石,做好干部档案工作,对提升组织人事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们把干部档案管理作为组织人事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在科学创新上作文章,坚持“科学规划、目标管理、典型引路、整体优化”,全市的干部档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在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推进干部档案管理整体达标升级。

规范化、制度化是做好干部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全省推行干部档案目标管理的总体要求,坚持早起步、高标准的原则,确定了“市委组织部先行带动,县市区委组织部树立样板,全市推进整体达标”的三步走目标,出台了《长治市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意见》、《长治市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实施意见》等五个文件;编辑了《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等级申报资料及范例汇编》;建立了全市干部人事档案网上联系平台,加强对管档人员的业务指导;严格了检查验收程序,边检查边整改,加快了达标进度。截止目前,我市44个500卷以上的管档单位中,达到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一级标准的24个,达到二级标准的8个。全省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等级申报资料及范例汇编》一书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二、坚持原则,严格把关,斩断干部选拔任用的“病源”。

选好用好管好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干部档案管理功能,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这方面,我们做到了严把“三关”:一是严把干部档案任前审核关。为了有效防止和克服“问题档案”造成的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我们变“任后接收”为“任前把关”,实行了干部档案任前审核制度。对拟提拔任职的市管干部进行考察时,由市委组织部档案主管科室负责档案任前审核,对材料的真实完整性逐一审核、严格把关。凡未经审核,或材料严重涂改,或因缺少重要原始依据材料和材料虚假无法查清的,一律不提交部务会。近年来,因涂改档案中的出生时间,2名正处级干部被公开查处;1名副县长人选被取消任职资格;16名团职军转干部在量化考核中扣分。二是严把干部档案转递入口关。实行了新任干部档案报送和通报制度,制定了《新任市管干部档案评分标准》,从报送时间、审核和整理等方面确定了评分项目及标准,设置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规范新任干部档案的入口管理;对涂改造假或未按政策认定的干部档案不予接收,并限期整改,同时逐一记录涂改情况,经组织确认后装入干部档案正本;年终视报送情况进行通报。近两年来,因认定不准确返回报送单位重新认定的7卷,市委组织部改正认定意见的3卷。三是严把干部档案管理使用关。不断完善干部档案的日常管理,坚持“五不查”、“五不借”、“四不转”。两年来,因档案材料不全、整理不规范退回原单位重新整理的14卷。这些措施,不仅保证了干部档案的规范、有效管理,更重要的是维护了组织人事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三、创新思路,特色管理,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挖掘档案潜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组织人事工作决策提供依据,是干部档案工作的重要职责。在这方面,我们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建立特色档案,科学评价干部业绩。为了更加全面、历史地识别和评价干部,我们建立了干部考察档案和干部能力档案。在干部任免环节中,创新性地形成了《干部考察登记表》、《干部任前审查表》、《试用期转正考核表》、试用期满考察材料等一整套材料,涵盖干部基层经历、工作业绩、职务任职年限、考核、推荐、谈话,纪检、计生、综治等部门意见的重要信息,在档案中再现了考察全过程。另外,重点收集学历、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考试、学科带头人、重大科研成果等反映个人才能的资料,形成了干部能力档案。二是应用智能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我们自主开发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利用档案数据库进行智能化检索,使查阅纸质档案的工作量减少了30%;利用档案数据库直接生成《干部任免表》和《干部简历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又能及时地分析干部人才队伍结构,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利用数据分析,服务科学决策。我们利用档案数据库,通过分类检索和统计,对干部年龄、学历、考核、专业技术及专长等有关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为实施干部的分类管理、选拔任用和换届工作较好地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促进了干部人事工作决策的科学化。

以上是我们在干部档案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要求,与兄弟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一是个别单位有时在“三个时间”认定上把关不严,纠正不及时;二是各单位档案管理水平不平衡,少数单位在执行干部人事档案日常管理制度上不够严格,责任心不强;三是有些单位还存在着历遗留下来的材料短缺和不完善问题,补充难度较大;四是公选、竞争上岗等反映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型材料收集力度不够,等等。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兄弟市和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提高我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篇4

电子政务是指运用信息及通信网络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形成新的政府管理形态,实现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电子政务系统实质上是政府办公自动化在范围和功能方面的延伸,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它是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公文的起草、审核、签署、发布以及收文办理等,都是在电子政务的操作平台中进行。这些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运行的公文,是机关职能活动的历史记录,所以必须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归档和管理。但由于这些公文是通过电子政务公文处理平台产生的,它的特点决定了其归档和管理的方式并不能简单套用纸质文件的归档和管理方法,而应将电子文件的管理功能嵌入电子政务系统之中,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与全过程管理等方式,并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它们各自具有一套独立的管理流程,两个管理流程执行各自主管机关制定的制度和标准,并且两个流程之间是通过文件实体的交接而衔接的。而文档一体化管理是按照文件生成与运行规律,采取统一、严密的手段,高效地组织与管理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与传统文件和档案管理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通过对文件和档案管理流程的重组,达到两者在管理上的无缝化和程序上的一体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组织机构因素造成的两者在衔接上的真空地带和减少重复性作业。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则

1.1“前端控制”原则

考虑到电子文件的易改性、易逝性等的特点,如果还是象过去那样,按照文件的生成、积累、鉴定、立卷、归档,分类、著录等顺序按部就班地管理电子文件,那么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就难于保证了,电子文件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还会造成部分的重复劳动。因为电子文件在归档之前就有可能已被修改,或者有些已被有意或无意地删除;有些在文件形成时已提取了主题词,文件归档之后还要进行标引工作,这无疑是增加了劳动量。因此,必须贯彻“前端控制”的原则,即要求将原来纸质文件管理系统中后期阶段需要控制的手段提到前端,也就是说档案部门对于电子公文的管理工作的介入要向前延伸,从文件生命周期的“前端”就开始控制文件的归档活动。具体来说,在文件系统设计阶段,档案人员就要参与设计、进行指导;就应该考虑归档与归档后文件管理的需求,将集中管理一份文件的所有相关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归档。要把归档工作嵌入工作流程,以保证在每一个流程之后,将相关文件实时归档。并且要求用户及时著录和鉴定文件信息,并且把著录、鉴定信息与电子文件之间建立联系,以保证文件归档时,将该电子文件与相关信息一并移交或发送给档案部门。

1.2“全程管理”原则

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即对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原则具体应该体现在电子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确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文件流程各阶段的管理和监控为例:设计的'系统应对产生于机构内部各部门及其应用系统上的电子文件进行统一的归口登记、分类、鉴定,同时监控和记录针对文件的一切操作,如文件的创立、登记、修改、审核、签署、分发等。而且,对文件进行的技术操作,包括操作平台的转换、存储位置的改变等都应该记录下来。因为这种管理和跟踪记录,对于证明和保证电子文件的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公文的真实性保障

判断传统文件的真实性,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文件载体的原始性;二是文件形式的原始性,其主要是指具体的文件内容、字体、字迹以及具有法定效用的签署、印章等。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就可以对文件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判断传统文件真实性的准则并不适用于电子文件,因为一是电子文件的载体与其信息是可以分离的,载体的不固定性,使得电子文件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原件”的概念;二是电子文件的更改可以不留痕迹,复制起来真假难辨,处理过程又具有隐蔽性。因而判断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必须更多地着眼于其内容的真实性,主要是认定文件是否就是当时当人当事形成的,主要关注的是其本质的要素保持不变。国际上的一般做法是采用法定程序对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并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组成一个贯穿电子文件从生成、运作到处置全过程的安全“通道”,以此来保证数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一般可采取的措施是:

2.1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一是建立对电子文件操作者的身份识别与访问权限的控制,防止非法侵入。

二是设置操作日志,自动记录实施操作的人员、时间、内容等。

三是对电子印章、数字签署等采取防止非法使用的措施。在国家立法机构正式颁布有关电子签章的法律实施之前,对只有签章的电子文件,归档时应附加有法律效力的非电子文件签章。

2.2身份识别技术

身份识别技术主要用于正确识别通信用户或终端的个人身份。最常用的方法是给每个合法用户一个“通行字”,代表该用户的身份。通行字一般由数字、字母或特定的符号组成、只有本人和所使用的计算机知道。当合法用户要求进入系统访问时,首先输入自己的通行字,计算机会将这个通行字与存储在系统内有关该用户的资料进行比较验证。如果验明他为合法用户,就可接受他对系统进行访问;如果验证不合法,计算机就会拒绝该用户对系统进行访问。

2.3防写技术

将数字信息文件设置为“只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从计算机上读取信息,而不能对其作任何修改,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更改数字信息内容,从而达到保护其真实性的目的。

三、电子公文的完整性保障

传统文件的完整性保障主要是通过鉴别文件最初形成的信息内容和载体是否被破坏过,是否保持着作为证据所要求的各要素。而电子文件的显示,却随着使用软件的不同,其外观可能不一样,再加上电子文件的信息与其载体又是可以分离的,因而使得传统文件完整性的判断标准不再适用于电子文件。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电子文件的完整性一是指电子文件和与之具有有机联系的其他相关文件数量齐全;二是指每一份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没有缺损。为此,要求电子文件归档时,有关电子文件的支持软件和软件的支持文档、以及有关的元数据都应同时归档。在同一活动中,有时除了形成电子文件之外,还可能形成一些纸质文件,为保持这些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确保同一活动中形成的电子档案管理的信息完整性,应尽可能将这些纸质文件作数字化处理,作为电子文件一并保存。对于在不同应用系统中分散形成的、不同媒体的内容相关的电子文件,如有关同一事件的电子文件一部分在电子邮箱中,一部分在电子表格或相关数据库中,则应收集齐全并保持有机联系。在电子政务系统中按公文处理流程生成的公文,其构成要素包括文件处理单、原文、附件、电子文件的纸质拷贝件等,都应纳入归档的范围。

四、电子文件的可读性保障

电子档案来自各个方面,来自各立档单位,往往是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上形成的。其内容格式及数据结构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必然导致在利用过程输出时所使用的技术与方法的不同。又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公文形成时所依赖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不久就有可能过时,以致新的软硬件无法读取原先存储的数据,所以为保证数字信息档案长期可存取性,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4.1采用通用技术

目前,电子公文的形成方式多种多样、很不统一,这将给今后利用工作带来许多的困难。所以在电子文件归档时,应把属于特殊格式的电子文件转换成通用的文件格式;或将电子文件建立在通用的数据平台上,以消除由于技术不同或技术过时所带来的影响。一般文字型电子文件以ml文档和rtf、tt为通用文件格式;图像电子文件以jpeg、tiff为通用格式;影像数据以mpeg、avi为通用文件格式;音频电子文件以wav、mp3为通用文件格式;多媒体音像数据以mpeg、avi为通用文件格式。

4.2打包保存法

打包保存法就是在保存电子文件的同时,将与电子文件相关的软件及其应用系统一并保存,并与电子文件存储在一起。在使用该电子文件时,可运用与该电子文件存储在一起的这些软件系统进行读取。此法一般是针对那些无法转换为通用文件格式的电子文件,如用音频设备获得并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动态影像文件,应注意收集其非通用格式的压缩算法和相关软件。

4.3拷贝法

拷贝是在原来的技术环境下,适时重写信息数据,防止由于存储载体物化性能变化而引起的信息丢失,这也是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一种基本方法,此法目前已大量地应用于磁盘、光盘、磁带档案信息的长期保存上,但它不能解决电子文件由于计算机软硬件过时所引起的长期保存问题。

4.4再生性保存法

再生性保存法是指将技术过时的存储在磁性载体或光盘上的电子档案管理,适时地转移到纸张上或缩微品上的方法。这样利用时就不再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读取,从而避免了计算机软硬件过时所带来的麻烦,并能很好地保证电子文件长久的可读性。其不足之处是失去数字化信息可远距离传输、检索方便、使用灵活等特点。而且,有些电子档案信息,如声音信息、视频信息、超文本信息、多媒体信息等也无法转移到纸上或缩微品上。

4.5迁移法

迁移法就是将数字信息从一种技术平台转换到另一种技术平台上的复制方法,它是计算机软硬件变化适时改变数字信息格式的一种处理过程。这一过程使得数字信息在将来也可以被读取。迁移也意味着数据信息从一个存储载体转移到另一个存储载体上,以进行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与读取。采用迁移法,通常是将对软件依赖性强的格式迁移到对软件依赖性低的通用格式上。或者将数字信息从品种繁多的格式迁移到易于管理的标准格式中。目前迁移技术被认为是保护数字信息长期存取的必须和恰当的选择。但迁移也不能“一劳永逸”,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升级,还应适时再迁移,从而使数字信息随技术更新而一代一代地向下流存。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一般地说,对于使用频率很高、软硬件技术未过时的、仅是存储载体理化性能发生变化的,可采用拷贝法;对于使用频率较高、软硬件技术已快过时的,可采用迁移法;对于使用频率较低、软硬件技术已快过时的、并且确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数字信息可用再生保存法。

五、电子文件的安全性保障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制度,从每一个环节堵塞信息失真的隐患,这也是确保电子信息档案真实可靠的重要措施。

5.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是由人制作的,其管理和利用都要按人的意愿进行。因此对参加电子文件制作和参与管理的人员必须加强管理,以防不测。必须制定一套人人都应遵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约束涉及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人员的行为。实践证明,良好的安全规范是保证数字信息安全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

5.2加强对电子文件制作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教育

在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仅靠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对涉及电子文件人员的管理和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或短期培训等途径,提高他们对保证电子文件和档案真实、可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科学管理电子档案的素质,增强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并树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5.3建立全过程的管理制度

要实现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文件的科学管理,就必须贯彻“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原则;为保证电子公文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与安全性,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手段,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电子文件从形成到电子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中间要经过很多环节,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电子文件的真实可靠性。因此,建立全过程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职责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如电子文件形成之后,要及时收集积累,以防分散状态下发生信息丢失;电子文件归档时,要严格检查相关文件是否收集齐全,否则就会给将来利用带来困难和麻烦;迁移时,要认真检查是否发生信息丢失。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将对数字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造成危害。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篇5

档案管理工作是局管理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维护本局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工作。局档案是指本局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记录,其构成是以科学技术档案为主体,包括计划统计、财务管理、经营活动、劳动工资、教育培训和党、政、工、团工作等方面的材料。为规范局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完整、系统保存企业档案,认真改造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利用两种职能,依法管理档案事业,全面提高档案工作的“三服务”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的要求和《广电集团梅州供电分公司档案管理办法》,特制定我局档案管理办法。

一.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

我局在筹备、成立、经营、管理及产权变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应列入归档范围,主要有:

一)生产技术管理方面

1、上级下达的技术性指示、命令、决议和决定;

2、主要技术问题的请示和批复;

3、本单位近期电力规划;

4、有关生产技术和安全方面的规程制度;

5、有关生产技术的年度计划、工作总结和统计年报;

6、有关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管理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

7、有关生产调度、通报、自动化、安全监察、用电管理工作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

8、质量管理、标准计量、信息工作等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

二)计划统计方面:有关各种计划统计年报表和计划管理、统计分析活动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

三)劳动工资方面:有关定额、定员和劳动调配以及劳动工资、劳动保护、保险、奖罚等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及名册、年报表。

四)财务管理方面:有关财务管理中的各种帐册、报表、凭证和文件等。

五)教育培训方面:有关干部、职工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文件等。

六)党、政、工、团工作方面:有关党务工作以及组织,纪检监察、宣传、人事、保卫工作所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行政管理、共青团和工会工作中所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等。

七)基本建设(工程)方面: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

八)设备、仪器方面:有关设备供货合同、设备厂试验报告、合格证、说明书等出厂文件材料。

九)局各部门单位与其他法人或组织之间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技术合同、购电合同、并网协议等合同、协议。

十)归档:文件材料主要包括纸张,光盘、磁带、照片、胶片,物等各种载体形式。

二.归档时间

一)各项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在第二年第一季度内,将应归档的文件材料组成保管单位,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查后,交办公室归档。

二)基建项目文件在其项目鉴定,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归档,周期长的可分阶段,单项归档。

三)会计文件材料在会计年度终了后由财务部门按归档要求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一年后由财务部门编造清册,经部门负责人审定后移交档案部门保管。

四)重要会议(如电力工作会议、党代会、团代会、职代会、工代会等)文件材料应在会议结束后十五日内交办公室整理归档,重要会议记录应在第二年的一月份交办公室归档。

五)合同、协议签订后移交一份给办公室归档。

六)重要设备、仪器开箱时,有关业务部门应在检查验收设备出厂技术文件材料,在开箱验收后即时登记,安装调试后归档。

七)局员工外出参加公务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归档。

八)光盘、磁带、照片及底片胶片、实物等形成的文件材料在工作结束后及时归档。

九)下列文件材料应随时归档

1、县级供电企业体制改革形成的文件资料包括接管代管县由供电企业的有关情况、文件、合同、会议纪要、议案、工作方案、实施细则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各职能部门专(兼)职资料员在文件材料形成后及时移交办公室归档。

2、变更、修改、补充的文件材料。

3、内容机构变动和职工调动、离岗时留在部门或个人手中的文件材料。

4、企业产权变动过程中的文件材料。

5、其他临时性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

三.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

一)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准确地反映企业在各项活动的真实内容和历史面目。

二)生产建设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含宿微胶片、照片、录音、录像、磁盘、光盘等),由项目负责人指定有关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后交办公室归档保管。

三)各项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由各职能部门按其生产范围,指定有关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后交办公室归档。

四)归档文件应为原件。因故无原件的榀为具有凭证作用的文件材料。文件材料归档后不得更改。

五)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整,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应复制。

六)办公室在接收归档材料时应全面检查归档文件的质量。交接双方应认真核对移交清册,并履行签字手续,移交清册各留一份以备查考。

四.文件资料档案的保密管理

一)对机要档案、重要档案、重要会议记录必须由局分管领导批准,只准在档案室查阅。

二)文书资料档案原则上只能在档案室阅读使用,不得外借,如确因工作需要,须经局办公室领导批准。

三)非财务部人员查阅会计档案,须经局财务部领导批准。

四)档案资料未经批准,不准擅自复印,经批准同意借出或复印的档案,不准转借他人和擅自拆卷,私自摘抄,不得带出局外,更不得划道填字、涂改、损坏文件。

五)外单位查阅档案一律凭单位介绍信,须经局办公室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

五.各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应纳入各项工作计划、议事日程和有关人员岗位责任制。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篇6

时光匆匆,转眼我已经在XXXX公司渡过了四个多月的时光。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对我来说意义特别。在这四个多月的学习中,在上级领导的带动下,在全体成员的帮助下,我紧紧围绕档案室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作以简要汇报。

一、20xx年度主要工作

(一)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定期整理打扫档案室,做好档案室环境工作和档案信息的保护工作

(二)与各部门沟通协调资料归档相关工作;

(三)做好电子数据的收集、整理,维护和利用好文书档案管理系统,努力做到收一份文,及时存录一份文件;

(四)按照档案管理制度,对单位档案室进行常态化管理,专人管理,按照标准对已入库档案进行保存,做好档案的收藏和保密工作。

(五)严格按照档案借阅制度,完善借阅程序,一般只限于在“档案阅览室”使用,并进行登记。严格履行借阅手续,借阅者要认真填写《档案借阅登记表》,不得转借、涂改、圈划、批注、增删、抽页、裁剪、拆卷、摘抄、拍照等,不得擅自公布档案内容,确保档案的保密、完整与安全。

(六)耐心细致,搞好档案工作。档案服务工作的.内容比较繁琐,面对大量的日常性档案保管工作和领导临时交办的事项,我都能抓紧时间,高效、圆满、妥善地办理好,为档案室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二、20xx年度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在工作初期,对工作认识不够深刻,操作中缺乏全局观念,对公司档案管理缺少认识和分析,没有把实际工作上升到全局的体系中来。通过这一段时间脚踏实地的工作,我认识到每个岗位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整个工作链条的一部分,都是至关重要的。档案管理工作虽然有些枯燥,可是却是公司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公司成长过程的一种忠实反映和记载,直接影响到公司最终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篇7

xx年档案馆(校史馆、科学技术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对照本单位年度工作要点、《吉林大学xx年工作要点》以及《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的原则,不断加强档案的收集、利用力度,不断加强校史的育人功能的发挥,充分体现档案的育人、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现将档案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档案工作制度化建设,拓展档案的收集范围,扩大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

1、完成了《档案馆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编撰工作,修订了《档案馆办公会议制度》《档案馆大宗物品采购管理办法》等6项工作制度,新制定了4项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了“档案查借阅流程”、“中英文认证材料制作流程”等工作程序,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水平。

2、加强了对全校档案归档工作的指导,修订了《吉林大学档案分类暂行规定》,对归档单位代码表以及各类档案归档范围进行了更加合理的调整,全年共接收各类档案32436卷,逐步加大了对电子、声像、实物和人物档案等的收集、征集和宣传力度,如,本科生毕业合影照片33卷,同比增长18%,基本覆盖全体本科毕业生;实物档案7卷,同比增长17%;主动采集全校档案照片5650张;征集到部分珍贵史物,如,唐敖庆先生的部分用品,优化了馆藏结构,提高了馆藏含金量。

3、以“6〃9国际档案日”为契机,透过悬挂条幅,举办网上档案知识竞赛,开展档案馆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开展档案法律知识、业务知识的宣传、宣讲,提高全员档案意识。举办为期1个月的“吉林大学校园历史建筑”专题巡展,深度挖掘档案史料,再现校园中13幢历史建筑的今昔比较,将档案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为学校科学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整合开发档案资源,增强档案服务潜力意识,推动档案管理服务升级。

1、加强馆内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服务潜力,开设档案查、借阅服务大厅,配备自动档案查询终端,在办公区醒目位置粘贴业务办理标示牌,使办公地点、业务流程的指示更加清晰明了;及时更新档案馆主页及校史馆、科技馆展板的相关资料,及时修缮档案库房、校史馆等设施设备,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2、按照最大程度方便师生的原则,出台档案馆办事指南和便民措施,透过设立电话、传真和邮件等方式开展档案利用预约咨询服务,扩大档案信息在线搜索功能,使师生既清晰了办理流程,又减少了来往次数,大大方便了师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年共接待查档8500余人次。

3、透过设立“档案指导开放日”、建立档案业务交流QQ群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立卷指导,目前交流群已经覆盖到校内51个基层单位,在立卷指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将纸质档案归档与网上档案归档相结合,切实提高了我校档案立卷归档工作水平。4。加强馆内文化建设,完成了《吉林大学档案全宗指南》的编写工作,对馆内人员全面掌握学校的历史沿革、档案资料以分类方法等具有重要好处。透过学术研究、业务交流以及参观考察等方式每月定期开展档案业务学习与培训活动,基本完成年度预定目标,在拓宽工作视野,提升业2务潜力,增进馆内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了用心的推动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加强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1、完成了《吉林大学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了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具体目标和工作进程,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逐步推进带给了可操作、可监督的量化指标。

2、加强了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全面开通了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合校以来档案数据的校内查询功能,新增合校前各学校案卷目录数据库在线检索,全文数据库建设逐步升级,全年新增目录级档案43295卷,全文数据扫描xx张,进一步提高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尝试搭建档案管理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环境下电子文件的实时接收、管理和利用,今年共理解电子档案6280份,完善了档案的收集渠道,增强了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做好校史馆、科学技术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两馆的育人及宣传功能。

1、成立校史馆、科学技术馆办公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分批次选拔培训了多名学生讲解员、组建了一支较为专业的讲解员梯队。

2、透过预约参观和设立开放日等方式,正式向校内师生开放校史馆和科学技术馆,完成了批次的xx级新生参观校史馆任务,开展了生动的爱校荣校教育,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全年累计接待校内师生参观近万人次,充分发挥了两馆在传承大学精神,弘扬大学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3、完成各级来访领导、兄弟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交流团体及广大校友的接待任务,共计84个团体,290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校史馆、科学技术馆展示学校科学发展、加强校际文化交流、促进对外沟通合作的重要作用。

五、扎实开展校史研究工作,透过多种途径向广大师生传播校史文化。

1、以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首任院长饶斌同志诞辰100周年为契机,制作了《校史人物——饶斌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专集》,透过纪念文章、纪念图集、视频短片等资料,表达师生对先辈的崇高敬意和无限怀念。

2、完成了《辉煌足迹——吉林大学校史画册》的修改工作,《画册》较为全面、生动地展示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

3、完成了《吉大荣耀》一书的修改工作,此书较为全面地收集了学校历史上的“第一”和科研领域的“首创”,是对师生开展爱校教育的极好素材。

4、完成了3D电子校史馆的设计和制作工作,利用网络平台增强了校史的宣传力度,扩大了校史馆的影响力。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档案资料的收集、征集力度不够,手段和途径不够广泛。

2、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不够,对基层的档案需求了解的不够,对档案工作的宣传不够。

3、档案库房的合理布局和智能化管理水平不够,与部分高校相比具有必须差距,多校区分散查档的现状,不利用实际档案工作的开展。

4、档案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够,缺乏有效的整合方式和传播手段,发挥档案文化的育人功能不够。

七、今后的工作思路

1、进一步拓展档案资料的收集、征集渠道,多种途径逐步加强电子、声像、实物和人物档案的收集力度,努力将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有参考利用价值的各类原始材料都纳入到档案收集范围。

2、加强档案资料的深度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服务机制创新,建立起覆盖师生和社会的学校档案资源利用体系,同时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推介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对档案工作的认知度。

3、强化档案文化建设意识,加强档案文化研究,学会运用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彰显档案文化底蕴,传承社会精神礼貌和物质礼貌,实现档案文化从幕后走向前台。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篇8

1、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对已上报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和新增的民营企业,建档工作要做到身临其境,指导到位,使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县域经济服务。

2、国有企业档案工作

加强对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执法力度,对不符合《档案法》要求的企业,要下发档案执法检查通知书,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我县国有改制企业的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和处置,并制定档案处置意见。

3、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档案工作

为更好地开展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与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同步进行,我局将与林业部门沟通,积极配合林业部门的档案工作人员制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各种制度,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借以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

4、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

积极参与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专项与竣工验收工作。对验收结果拟写真实的验收报告、验收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如有违反法律法规现象,将对有关建设部门下发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通知书,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篇9

一、工程及档案概况

某某工程位于某某城市,该工程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永川销售分公司经营部兴建,江津区建筑勘察设计院勘察,后勤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重庆渝安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重庆市江津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重庆市江津区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施工,工程总建筑面积247.74㎡,抗震设防为六度,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这个项目为公用服务型项目,责任重大,我接到这个工程资料员工作以后,感觉到担子很重,我决定认真工作,做好这个项目的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

这个工程我公司领导已非常重视,对档案工作更加关注,制定了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公司曾多次到工地检查指导档案工作。为保证工程档案的顺利完成,并从档案素质上加以培养和重视,根据档案馆文件档案员持证上岗,档案员证书复印件附后。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图纸,在征得业主及质检站等各方面的意见后,将本工程档案分为土建工程、环境工程分别整理。

在资料管理工作中,档案组编制了资料管理计划,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具体制定了工程竣工资料控制要点。

二、资料形成

按建筑安装工程竣工技术文件材料要求,档案组负责项目部技术文件的编号、登记、发放、保管,并负责竣工资料的收集和积累。

竣工原件资料形成如下:

1、工程质量评定资料由质检员程治亮编辑完成。

2、试验资料由试验员胡万胜提取试件,监理见证取样后按有关规定送交试验室进行试验,实验室根据试验结果形成资料,返回项目部两份,原件资料汇总表及评定表由韩洪泽完成。

3、原材料质量保证书在材料进场时由厂家提供,材料员程治亮收到后及时交档案员处汇总及整理存档。

4、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兰华成及施工员胡万胜等形成,交档案员处存档。

5、隐蔽检查资料、施工记录、施工日记资料由施工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形成,交监理、质检站、设计院、地质等有关单位签字后交档案员处。

6、竣工图由施工员提供第一手现场资料,由技术负责人核实后交内业处对竣工图进行更改。

本工程在收集整理档案的过程中,坚持与工程进度同步的原则,施工前完成各项技术交底记录,土石方施工记录、砼浇灌记录以及材质证明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等。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如实地填写各项施工记录,隐蔽验收记录和检查记录,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各项测试,并对记录及时整理,所记录均签证及时,数据准确,内容真实,在编制竣工图时,做到在每一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及时依据隐蔽记录和设计变更文件进行编制,做到竣工图能看得见,摸得着,记忆清楚,编制准确,保证了工程竣工图的内在质量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和真实有效。杜绝撰写回忆录。在进行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汇总、装订时,严格按照《重庆市建设工程档案专项验收办法》及重庆市城建档案的有关要求进行,做到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真实、齐全。

江津区江城加油站工程共形成工程档案三套,计15本,其中文字9本,竣工图3套,照片3册。移交甲方1套,共5本,其中文字资料3本,竣工图纸1本,照片1册,移交重庆市江津区城建档案馆一套,共5本,其中文字材料3本,竣工图纸1本,照片1册。施工单位自存一套,共5本,其中文字材料3本,竣工图纸1本,照片1册。

三、本工程档案特点

1、项目档案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人分别整理及收集保证资料和文字资料,一人负责全面检查,基本完成了档案整理要求的任务。

2、围绕生产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形成资料,不搞“回忆录”,不搞假资料。

3、档案组形成的资料书写规范、正楷。

4、档案形成用蓝、黑墨水进行书写。

四、档案组工作情况

档案组几个同志重点在团结协调上做好文章,经常在一起研究档案整理方面的要求,发挥各自专长,以保证工程竣工及时、准确进行档案验收,对不懂有关问题向档案馆同志请教,确实还不明白的则请之亲临指导工作。

强调市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在项目经理的支持下,档案组大胆对工作进行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特别是签字不全)的文件坚决拒收,坚持按档案管理要求办事,认清实情,使资料形成者对当前资料管理形势有进一步了解。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档案资料曾多次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我们争取在以后的工作汇总再接再厉,使我们工程档案工作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五、不足之处

1、由于区域较多、工程进度快,少部分资料存放在现场施工员手中,收集不是很及时,致使资料页面显得陈旧、破损。

2、由于本人文化程度不高,少部分资料字迹潦草。

六、自评情况

20xx年5月31日,公司技术部对我现场档案进行了审查,档案组工作人员在征求公司有关人员后,对现场档案进行自评,本工程档案基本能达到“合格”等级。

七、经验与总结

1、处理好与施工员、质检员、材料主管、试验等相关部门的关系,是档案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按:合作、互助:的原则处理好与施工员、质检员等资料形成者之间关系。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篇10

档案归档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复杂而又严谨的工作,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马虎不得。

作为学校的档案管理老师。之前,这对我来说是一项完全陌生的工作。于是在整理归档的过程中边整理边摸索,不懂的地方虚心请教詹荔芝副校长,她给我提供了许多帮助和指导。经过大家的耐心指导和自己认真学习、钻研,很快地就进入了角色,并不时地改进方式、方法,来提高档案整理的效率。

1、开学初制定了学校档案目录集,按目录分配好各线要上交的资料。如财务档案、个人业务档案、特种载体档案、科技档案、学籍档案、文书教学档案、照片档案、基建档案、实物档案、光盘档案、设备档案。

2、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档案室时刻保持干净整洁,各种档案基本整理好。

3、期末收集好各线的资料按要求归档。

通过了第一阶段的努力,工作终于接近了尾声。当然,我也发现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档案整理过程中细节方面的.问题;缺少专业知识。通过整理档案,我也有所启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认真、仔细地做好每一件事。遇到不懂的、有困难的及时请教老师,加强交流沟通。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篇11

档案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一直以来,我们严格按照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和档案工作规章制度的规定,在市档案局的精心指导下,不断加大档案工作力度,坚持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科学保管各类档案,做到档案管理与业务发展有效结合,努力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发挥和利用档案资源的使用价值。现将档案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

我们始终把档案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健立健全了档案管理体制。一是成立了院长为组长的医院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档案工作重要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医院档案日常工作,形成了衔接顺畅,责任落实到位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对档案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医院现有专职档案员3人,兼职档案员6人,在强化档案人员自我提升的同时,选派专人参加省档案局组织的档案工作专项培训,不断提升素质和管理水平。三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建设了综合档案室,实现了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约束机制。

近年来,我们从完善制度入手,积极顺应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修定完善档案工作制度和流程,实现了档案工作与业务发展的有效衔接,修订完善了《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密、保管和统计制度》、《档案利用查阅制度》等工作制度。通过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了档案工作有章可循、职责分明的工作局面,档案管理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强化档案管理,不断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一是建立了综合档案管理体系。按照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我们对文书、财务、人事、病历、出生档案等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

二是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制度落实。在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借阅使用等方面,严格落实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收集充分、档案整理规范、档案内容完整、档案管理期限划分准确,做到交接有手续、借阅有审批、归还有记录。三是做好档案统计工作,确保档案统计报表的及时上报和准确完整。

四、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档案安全工作。

我们始终把档案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一是重视对档案实体的安全检查。档案管理人员定期对档案实体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档案实体是否存在水浸、霉变、粘连、字迹退色看不清、虫蛀、鼠咬等现象,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保证了档案实体的安全。二是重视档案工作的硬件建设。投入40余万元建设了面积400多平方米的综合档案室;配置了价值14万元的档案密集柜27组,复印机1台、电脑2台、打印机1台;同时档案库房安装了防盗门、防盗网、避光窗帘,配备了灭火器、温湿度计、空调、除湿机等设备,达到档案库房“八防”的标准要求,确保了档案的安全。三是重视日常安全检查。档案管理人员定期对库房防护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库房环境,确保库房温湿度符合规定,库房清洁卫生,档案无虫霉滋生现象。

五、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为积极适应档案工作信息化、数字化的趋势和要求,我们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列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稳妥的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20xx年医院投入近400万元升级换代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医院服务的全程信息化。同时,完善了文书档案、财务管理、病历、出生档案等的信息化建设。

六、强化措施,与时俱进,推进工作。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进一步发挥档案工作与业务发展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优化工作流程;加大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管理创新,主动研究、解决各类新业务所形成档案的管理问题,力争以高质量的档案工作服务于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676u.com/gerenzongjie/3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