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网 > 地图 > 心得体会 >

志愿者感受

在疫情期间当志愿者的感受(通用5篇)

时间: 2023-02-13

志愿者感受。

个人总结网主题阅读推荐:“志愿者感受”。

在疫情期间当志愿者的感受 篇1

8月8日早上阳光明媚(天气预报是雷阵雨,老天都照顾我们为爱远行),我们麦田计划吉水团队一大组十人,分成二小组来到了吉水县白沙镇的各个村庄进行贫困学生走访,这是我加入麦田两年多来第一次参加走访,我们真的经历了很多事情,也体会到了很多,也体会到麦田志愿者们团结友爱的精神。

我们麦田志愿者走访每个贫困生家庭了解详细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每户家庭情况均有不同,但大多数都是因病致贫,因意外事故致贫,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有的父亲病逝,有的母亲因为家庭贫穷而离家出走,有的家徒四壁,有的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反映情况的真实性,我们冒着炎炎烈日走了十几公里的山路,真实拍到贫困学生破败的土屋,很难想象在大城市高楼林立,在农村还有这么破败快要倒塌的房屋,孩子们生活的环境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这次走访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通过一天的走访,我们坚信,秉承奉献他人,传递希望,献出爱心的信念,定能让每个贫困的孩子都可以得到所需的帮助,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想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让贫困孩子也能实现梦想。

在疫情期间当志愿者的感受 篇2

时至今日,在春运中的每一次感动都历历在目。记得有天一位老爷爷由于女儿工作繁忙来不及送他上车,一个人气喘嘘嘘地拖拉着一大袋东西,艰难地挪动着,于是我跑上前去帮助老爷爷上了车。临别时,老爷爷颤抖的双手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有你们志愿者真好,真的很有价值,很有意义,谢谢你孩子!”每当想到这,心里都感到暖暖的,很欣慰,因为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肯定和信任,我们的价值在旅客们身上得到了体现!

我们主要在车站青年志愿者服务台,回答旅客咨询;在进站口引导旅客到候车区有序候车;在进站口、上下楼梯口等容易发生旅客拥堵的地方疏导旅客,保持通道畅通活动中,每一个服务岗位我都体验过,最多的是进站口了。我们跟随客运职工在进站口实名制验票,深深体会了这个岗位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不仅费脑力,要帮旅客核对车次以免进错站,还费嗓子,要提醒旅客进站前把票提前准备好,排好队依次检票进站。尽管辛苦,“身为志愿者,就不能因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集体荣誉”是我服务的原则。

这次的春运志愿者服务是一次弥足珍贵的体验,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包容,学会了理解,学会了竭尽全力去做每一件事,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的挑战。和志愿者们有缘相聚春运,是一种缘分,在这里大家都奉献了真情,服务了旅客,提升了自我,虽然过程艰辛,但却很快乐。

在疫情期间当志愿者的感受 篇3

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作为一名大二学生,有机会获奖,我很高兴,也非常激动。此时次刻,我想用三个词来表达我的心情。

第一个词是感谢。我要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支持和鼓励,我由衷地感谢你们!(鞠躬),是你们给我机会,让我能很好的锻炼自己,真的谢谢你们;还有一直陪在我身边的家人,他们总是在后面给我力量,是他们让我相信未来是光明和充满希望的,因此,我真的感谢我的家人的支持和鼓励;

第二个词是自豪。人们常说,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沃土,才能生机无限;而一名员工,只有置身拼搏创业的氛围,才能蓬勃向上!我非常自豪在人生的韶华之年,来到四川文理学院这片沃土。在她的培养、造就下,在领导老师的信任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小的我才得以成长,我人生的画屏上才涂下了一抹最绚烂的色彩。我一直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在课余时间也充分的丰富自己的爱好。能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我感到真的很光荣;

第三个词是行动。为了感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信任,为了回报对我的培养,我将把这份感谢与感恩化作行动,将自己的全部智慧与力量奉献给了自愿者行动中,勤奋敬业,激情逐梦,,努力做到更好!从小我都想作为自愿者,去为需要的人给予我的帮助。在这种公益活动中,把人间大爱,人间的温暖传递下去,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充满爱。因为参加自愿者,我获得“优秀自愿者”称号,我真的倍感自豪。

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我感到很幸运。我会一直努力下去的,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最后,谢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

在疫情期间当志愿者的感受 篇4

xxxx年国庆节,我们志愿者一行40人,分5个走访组、对庆阳市西峰区辖区的贫困家庭进行了走访。如果不是自己亲身体会,真心感受不到他们生活的如此艰难。

尽管在走访之前,我们有了一定的心里准备,走访对象都是山区的贫困家庭,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他们的家中,亲眼见证这一切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震撼!

一个个土窑洞,隐晦的篆刻在黄土高原的半山腰上,在西北地区、这是最低廉、最原始的住宅,在岁月的冲洗和烟熏火燎中,也已变的破旧不堪,简陋的木制家具,可以追溯到80-90年代,偶见一两件“新”家具,却显得格格不入。

走访学生刘金平家中时,我们了解到,孩子父亲种了16亩山地,母亲患有癫痫病,2个孩子全靠父亲拉扯(抚养),现在住的6口窑洞中,最新的还是七八年前村里帮着挖的,如今均已成了危房,家中连最基本的家用电器都没有,家里除了沾满了灰尘的老灯泡以外,一无所有,那怕是一个手电筒,这种平常家庭最常见的家用电器也没。

看着他们淳朴的父亲、这个年仅40岁的男人,已经完全没有一个中年男人的意气风发,而更多的是沉默和无奈;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岁月的沧桑,家庭的重担压弯了他的脊梁,要照顾患有癫痫的妻子、照顾2个幼小的孩子、维持家计、困难可想而知。在山区、唯一的经济收入就是种地。尽管这仅有的收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都很艰难。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放学后,他们都要帮着家里干农活、做家务、捡拾酸枣卖钱,小小年纪、原本快乐无忧的童年,她们无法享有,生活的重担已经悄悄的压在了她们稚嫩肩膀上。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闪烁着渴望,她们也有城里孩子的烂漫多彩,也有理想。可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

走访结束了,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造成他们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更有义务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那些在困境中生活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及社会的大爱。我们不单单要给与他们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的慰藉;我们要走进他们、倾听他们、引导他们勇敢的面对未来。

在疫情期间当志愿者的感受 篇5

志愿者感言(一)

准确地说,我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因为,一个真正的志愿者,应当有自己的组织或者联盟,是这个组织或联盟的一员。不过呢,从志愿者这个称呼上来看,也不应当拘泥于是否有证书,有组织或者联盟了。简单说,只要愿意或者已经去帮助别人做了一些事儿,尽了自己一点心意和力量,那就是已经进入志愿者的行列了。

从今年四月份以来,我算是开始踏上了志愿者之路了。4月27日注册了自己的搜狐通行证,开始在搜狐社区发表自己的第一篇贴子。题目是《帮帮山村患儿韦昌荣》。当时还不知道要怎样发贴,弄了半天,终于发出去了。后来立即给孩子照了照片,边同照片一起贴了上去。接下来就是等待了,守在电脑面前不时刷新页面,想看看有没有人进行回复。

不过,当时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后来的事儿,已经在其他贴子里有过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多说了。到7月3日止,韦昌荣已经在“帮助豚计划”帮助下,手术成功顺利回家,是搜狐社区建起的爱心桥梁让韦昌荣重获新生,让一个贫困的脑瘫家庭重拾欢笑。

在这么些天里,我有过付出,有过徘徊,有过期待,有过惊喜,流激动的眼泪,有过不舍的牵挂,也收获了真诚的友情。让我深深觉得,其实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同样也有真情在,有真爱在,有真正可以信赖的朋友。正是这些网友们只言片语的鼓励下,我没有放弃看似渺茫的希望。不厌其烦的发贴,不厌其烦的回复。我也看到,自己的坚持获得学校领导坚信和支持,才让我的募捐活动取得成功,接下来的事才顺理成章啊。没有媒体的报道,民政局的善款不一定得到,那么,韦昌荣家也可能会因经济负担不能解决原因放弃治疗,那结果就是另外一种结果了。

现在,韦昌荣待在家里慢慢休养和训练,逐步康复,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貌似我也可以休息了。可是,正因为这段时间以来,我认识到了许多脑瘫患者的家长和亲人,看到他们不断的在网上求助,听到他们泣血的呼声,我还能做什么吗?我不断问自己。我空有一颗爱心呀,然而治病不能没钱的,没钱的话,孩子康复的希望就成了水月镜花了。

社区让我上版主去做做看,我乐意的答应了。起初什么都不会,只会加精华。想想真是好笑,很多求助者以为我是医生,或者是海豚计划的工作人员,我说,我要真是医生或者专家就好了。然而我只是一个老师,一个小学老师,只是一个像他们一样什么都不懂的网友而已。可是,他们总是在问我一些问题,因为我比较有时间嘛,特别是最近学校也放假了,我没有其他事,天天在线,所以,就能及时与他们联系呀,回复呀,交流呀。这样一来,我每天只要一起床,第一件事就上是网,来到脑瘫之家版式面,看看又有什么新的求助信息没有,原来的信息里有没有新的回复,专家有没有给他们回信回电,等等。就这样期待着,就这样感动着。

有时,我貌似比他们还要着急。当然人家更着急了,只是没有时间或者条件上来回复而已。我就算天天守在电脑面前,也不见得对他们有什么帮助啊,也不外乎是安慰安慰,解释解释罢了。有一位是孩子家长,说只要孩子得救,自己也愿意用后半生来做这个事业。另一位是孩子的姐姐,还是在校生,也表达了自己是一个有爱心有理想的人,非常希望自己能帮助更多的人,可是眼前,他们自己就是需要社会的帮助,才可以度过眼前的难关啊!他们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患儿身上,可以说很多家庭已经到了心力交瘁,经济拮据,叫天不应,求地不灵的地步了。

不管自己能不能做点什么,也决不会离开这个家,曾经说过,你若不离,我将不弃,自己不会背叛誓言!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人生理念和追求!

志愿者感言(二)

昨天,我们才背上行囊、身着统一的“西部计划”服装踏上旅程,今天,我们却即将离开;昨天,“5.12”地震的一幕幕还清晰可见,今天,灾后重建工作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一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一年可以发生些什么?一年可以发生上万次的余震,一年可以让崭新的村庄和城镇在废墟中拔地而起,一年更可以使一个人成长。

回首这一年来,不禁感慨万千……这是我生命中绝对难忘的,绝对值得回忆的,也绝对精彩而又有意义的时光。在理县的一年,使我得到很大的学习和个人能力的发挥及锻炼。现总结如下:

1.坚持理想,奉献青春

寻找蓝天下的那一抹绿地,寻找心灵的那一方净土—这是之前促使我去西部的动力。“5.12”地震后,我的信念更加坚定。我想,等待我的即使不是那一抹绿地,而是一片废墟,那我也更加需要去。终于,理想变成了现实,但现实和理想还是有差距的。无论什么事情在付诸行动之前总是有所憧憬的,哪怕想到会有困难,但也不及现实的一击那么刻骨铭心。如蒸笼一般的帐篷、臭气熏天的木板厕所、难以下咽的伙食、棘手的工作任务……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以前难以想象的。记得刚去不久我还一个人躲在厕所里哭着想家人,嘴里还念着“要是给我一间砖房住就好了”,但不知从何时起,一切就好像变得自然了。困难像是一个个挂在射击板上的气球,被狙击手个个击破。奉献青春,同时也是在挑战自我。坚持理想,实现理想,这样的青春始终是无悔的。

2.努力工作,实现价值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志愿者的宗旨。被分在理县夹壁乡人民政府后,因为乡政府办公人员紧缺,乡上安排我分管计划生育。这样的工作对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对计划生育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让我无从下手。幸好县计生办的领导和乡上的同事对我进行了业务培训,才使我慢慢步入正轨。但对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不了解和业务上的不熟悉,我做起这项工作来还是不能得心应手。后来,由于工作上的需要,我又被安排到了党政办公室,主要负责办公室的文件处理、接待等日常工作。越是比较杂的事情做起来越需要仔细负责的工作态度。刚开始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我都不敢接,因为怕听不懂对方讲的四川话,没办法将内容准确传达到领导那里。而且经常打电话到各个村的村长书记那时,他们也听不大懂我说的普通话。整个夹壁乡全是藏族,他们平时说话都是用的藏语,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门外语了。虽然和我们说话是说四川话,但起初我还是似懂非懂。于是我就经常向周围的朋友学习四川话,偶尔还来一两句藏语,沟通起来总算困难不大了。乡政府工作的基层性与复杂性让我从中学到不少东西,这对我以后的工作是受益匪浅的。

3.感想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观察、学习与思考。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观察地震给灾区人民思想上带来的变化。在到理县之前,我都不知道原来四川原来也有藏族,更没想到自己会被分在一个全是藏民的乡。在很多人的心里,总觉得藏族是比较原始,而且有点野蛮的民族。刚开始我也有这种无知的观念,甚至还不敢和当地的村民打交道。有一次和一个志愿者朋友去爬山,路上遇到一些身着藏族服装的村民,我和那个朋友心里还怯怯的,正当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时,就看见她们亲切地跟我们打招呼,问我们“哪里去?”那种感觉就好象是我们已认识很久一样。慢慢的,我对藏族不再陌生,还和他们变成了朋友。和藏族朋友相处越久,我就越发现这个民族的优点,他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他们在客人去时总是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来招待;在大灾大难,他们更是不等不靠、坚强自立;他们对党、对人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房子进行重建时,他们总会在房子上插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除了观察,我也一直在学习。首先,是工作业务上的学习。在硬件方面,学习如何进行公文、简报等的写作;在软件方面,学习怎样和村民交流,如何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于是,在工作方面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其次,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学期间修的是英语专业,虽然毕业后从事的是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但我也不想把大学所学的专业丢掉。在乡上的空闲时间里,我就把从家里带过去的书拿出来翻阅,早上就找个清静的地方朗读英语文章,并准备着今年三月份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顺利通过了这次的专八考试。最后,就是学习为人处事。我想这是一项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学习,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刚刚走出象牙塔、涉世未深的毕业生来说。为人处事是一门学问,现在的我和一年前比起来已成熟不少,但需要改进的的地方仍然很多。

服务期即将结束,我开始思考这一年来灾区的意义与以后的人生方向。一滴水汇成不了大海,一颗星灿烂不了整个夜空,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当千千万万颗心连结在一起时,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人活着就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所以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初放弃家里的一份工作来到理县,哪怕服务期满后面对的是艰难的再就业。我的人生我做主,不管是荆棘小路还是康庄大道,一旦选择,绝不怨天尤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希望找一份和专业对口的工作,继续我的人生历程。

很感谢理县团委和夹壁乡领导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对我的关心与照顾,也很高兴认识在理县遇见的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朋友。在这里,我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才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二00八年夏天到二00九年夏天将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怀恋的,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会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进行到底,让我们一起把志愿者精神的火种更广阔的传递开来,更蓬勃的燃烧起来。

志愿者感言(三)

或许是由于曾经担任过基层团委书记的原因吧,我对青年人的一些公益活动特别关注,曾经多次与所在单位团员青年一起捐款捐物,共同向贫困弱势群体“献爱心,送温暖”,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自觉增强爱心意识。

近年来,我逐渐走出本单位的小圈子,与社会上的一些志愿者组织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我发现,虽然目前大多数志愿者公益组织中多是青年人,但是社会上乐于公益事业,积极奉献爱心的人士中也有许多像我这样的“老青年”。我觉得,志愿者不应该有年龄界限,甚至还可以考虑志愿者活动应该从以青年人为主体逐步转向以中老年人为主体,特别是应该以退休后的老同志为骨干更加切合社会实际。因为青年人事业上处于奠基阶段,他们普遍缺乏经济积累,有的尚未建立稳固的婚姻家庭,社会应该考虑给他们拥有更多的“个人空间”。

而中老年人相对优越一些,特别是我们的各级“关工委”组织就是最富有爱心的组织,他们中的许多老同志思想觉悟高,政策水平和专业技能都很突出,而且普遍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相对于青年人而言,他们更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公益活动,也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我经常参与一些志愿者组织的公益活动。我曾经为青年志愿者撰写诗朗诵作品,创作适合青年人激情演播的“广播故事”,帮助青年志愿者朋友修改文章稿件,向志愿者组织和个人赠送自己出版的个人诗文集,为志愿者朋友开展活动提出建议设想,对取得成就业绩的志愿者朋友借助网络向其发去热情洋溢的书面赞扬信函,给予他们鼓舞和鞭策,激发出他们更大的热情。我也多次参与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捐款捐物活动,参与到他们发起的前往社会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活动。

渐渐地,我发现我们这个不算很大的小城市中拥有那么多热心奉献的年轻人,他们思想活跃,上进心很强,乐善好施,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成效的标志。志愿者的热情和奉献,他们对社会的爱,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都体现出当代青年特有的高尚情怀。虽然我已经不再担任团干部工作了,但是从青年人那里熏染而来的那种激情至今未泯,仍在激励着自己经常参与到各类志愿者组织的公益活动中。现在,我是红城志愿者联盟策划部的一名“部员”,我经常和部里的朋友借助网络探讨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并和更多的志愿者朋友讨论参与志愿者公益活动的意义。

那种“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志愿服务精神让我倍受鼓舞,也令我深感自豪。每当报纸、电视和广播中出现了由志愿者朋友用自己的努力勾勒出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亮丽风景的时候,我都非常激动,因为这其中经常有我的直接参与或者间接帮助。身为“奔五”的人,我的社会阅历算是比较丰富了,我有许多社会交往群体,但是唯独在参与志愿者公益活动期间最为轻松愉快。因为志愿者们讲究的是力所能及的奉献,而不是急功近利的索取。在这里,没有名利的追逐,也没有得失的惶恐,更不会有狭隘的杂念与私心的萌发。对比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病弱同胞,我们所想的就是“自己比他们幸运”,所做的就是“快点帮帮他们”。

每当自己顺利参与了一次志愿者公益活动后,我的感受就是随心、舒畅,就有一种在奉献中得到慰藉的感觉。我想,自己的行为只是众多志愿者奉献中的一个点,也许并不特别,但是足以激励自己今后继续走好志愿者之路的决心。

本文来源:http://www.676u.com/xindetihui/3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