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网 > 地图 > 心得体会 >

读国富论有感

读国富论有感

时间: 2023-03-05

读国富论有感合集。

以下是个人总结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国富论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有很多人第一次写文档还是比较迷茫,撰写文章时,模仿范文是一个聪明之举。借鉴好的范文能够降低我们对于写作的难度。

读国富论有感【篇1】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关于市场机制的论述已成为经济学的基石,在他去世的200多年间一直被视为至圣先师。但是,斯密在天堂过得并不开心,人们崇拜他,谈论他,但是却并不了解他的思想真谛,只是用他的某个思想来为自己服务。《国富论》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国富论》中要回答的最后问题是,感情与公平的旁观者之间的内在斗争,在社会的长期演进中究竟是怎样在历史本身的大舞台上发生作用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第五编,亚当.斯密列举了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组织阶段,除非由资源的匮乏、战争或政府的坏政策予以阻止,否则这些阶段是会连续进行的。这四个阶段是:猎人的最初野蛮阶段,原始农业的第二阶段,封建或庄园耕作的第三阶段,商业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阶段。每一阶段伴有与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制度。例如,在猎人阶段中没有任何财产。因此,也就没有任何确立的行政长官或正规的司法行政。随着牛羊群的出现,产生了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包括可怕的军队,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垒。斯密思想的核心是:这种制度是保护特权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为之辩护。他说,文官政府是为了财产的安全而设立的,实际上是为保护富人反对穷人而设立的,即为了保护有些财产的人反对根本没有财产的人而设立的。最后,斯密将演进描述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这在后来称为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斯密称之为完全自由的制度。这种物质生产基础的连续改变,将带来的上层建筑的必然改变。可见,在斯密的哲学史中,主要的推动机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驱使,由理智所指导。

斯密死后,人们把《国富论》奉为经济学的圣经,把他关于利己的人受看不见的手引导增进了社会利益的思想,作为市场经济千古不变的基本原则,却把《道德情操论》几乎忘得一干二净。于是,市场经济缺少了道德,引发了许多罪恶,在个别地方甚至成为灾难。

《国富论》,顾名思义,就是要研究什么是财富和如何增加财富的,即如何富国裕民的。以后的经济学家把斯密的思想简单地概括为三点:第一,追求财富增加是每个人和社会的目标;第二,利己是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即人是经济人;第三,市场上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把个人利己的行为引导向有利于整个社会,即经济中的自由放任。这是现代人对斯密的理解,也是由古典经济学发展而来的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原则。

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各种市场经济,其中一大部分是坏市场经济。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市场经济是掠夺式市场经济靠对海外殖民地和国内劳动人民剥削和掠夺的市场经济;东南亚、拉美和东欧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权贵市场经济少数人靠权力侵吞国有资产而致富,多数人堕落为赤贫者的市场经济;许多国家曾经或正在形成的贫富对立的市场经济只注意效率而忽视公平,两极分化的市场经济;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污染性市场经济以环境严重破坏和生态失衡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市场经济。当然还有各种半计划半市场的伪市场经济。这些都不是斯密心中的好市场经济。

现代经济活动追求的应该是斯密理想中的既有公平又有效率、在道德基础之上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的好市场经济。但这条路不是笔直的,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偏差也不奇怪,关键是要及时纠正错误。例如,把GDP作为一切,用增长代替社会全面的发展。其结果是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社会矛盾加剧。这并不是说GDP不重要,只是说GDP不是惟一的。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强调的财富增加不等于幸福增长就是这个意思。

市场经济承认人利己的合理性,也要利用它来发展经济。这就体现在社会与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上。但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还要人们建立起能克服自私的道德情操。我们目睹了金钱欲爆发之后的种种罪恶,会感到斯密称《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更基本的含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道德的建立要靠法律和制度,也要靠教育。

读国富论有感【篇2】

《国富论》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亚当﹒斯密把人的自利心与公利心做了和谐的统一,让我们明白了自利与公利并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整体社会的提高与发展。社会自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着人们做出有利于社会与个人的最佳选择,没有任何政府与个人会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要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必会带来混乱。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呢?斯密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可是全书已经告诉我们,那之“看不见的手”正是人类的利己之心。

斯密是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他认为,在礼貌商业社会,对普通人民的教育,比对有身份有财产的人更需要国家关注。因为,有钱人在年青的时候有时间﹑金钱来学习。此外,有身份与财产的人所从事的职业,用脑时候多,用手时候少,不至于使脑力变的迟钝。而普通人由于生活压力,即缺少财产和时间,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用脑力会很少,所以穷人更需要国家教育资助。所以,国家只需要以极少的费用,就能够使全体人民,甚至强制全体人民获得最基本的教育。并且,在普通人的孩子中,如学业优良者,国家应给予奖学金。

斯密认为,即使国家对下层人民的教育得不到任何利益,这种教育也是值得国家注意的。人民受了教育,国家会受益匪浅。在无知的国民之间,狂热和迷信往往会惹起最可怕的骚乱。一般下层人民所受教育越多,愈不会手迷信和狂热的迷惑。另外,受教育及有知识的人都比无知识而愚笨的人更守礼仪和秩序,他们都会觉得自我人格高尚,自我更能得到法律的尊重,因而他们会更看中那些法律。这样,反对政府的文字或论调,就不能欺骗他们。这对政府来说,更是一件好事。

中国经历了计划经济的失败,已经回归了市场经济。可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并不充分,在诸多领域内还存在着垄断﹑不平等﹑欺骗﹑霸权,等现象,这些现象造成了社会的诸多不和谐。但这并不是市场经济的错,而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充分,当中还存在着过多的政府行为。斯密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政府所应当做的是1﹒保护国家不受其它国家侵犯。2﹒维护司法的正义。3﹒建立和维护特定的社会工程和公共制度。即使政府在履行这些职责时,政府也要研究引入竞争机制;在目前社会转轨其间,老百姓们切不要对市场经济失去信心,如果我们抛弃市场经济,我们将回到更坏的计划经济。政府更不要自以为是,以为没了政府,市场经济就会陷于混乱。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关心自我利益的人民来推动,而不在政府。市场经济需要的是“小政府,大社会”,管理得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就如同老子所说,“太上,下知有之。”政府更要明白自我的界线在哪里,这样才是一个好政府。

读国富论有感【篇3】

论分工的由来及货币的起源——《国富论》读后感1500字范文: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第一章节中有提到分工的概念及由来。与我之前对分工的理解有所不同,分工难道不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吗?读完方知自己才学疏浅,所谓开卷有益,便由此得来。

书中提到分工实际上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是人类为实现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目标的这种趋势而逐渐形成的结果。对这个观点我本身是持有疑问的,从古至今,人们为了生产力的发展,用智慧预测分工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带来的富裕,正是由于这种分工使每个劳动者有更高的熟练程度和更精湛的技巧,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难道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吗?继续读下去,直到“契约”一词出现,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随时会有取得别人的协作和援助的必要,就像书中说的一样,人类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团体,不像动物那样独立,人类随时随地都可能需要他人的帮助,而这种帮助通常是靠契约、交换、买卖取得的。有了这种需要互相交换的趋势,分工便就此产生了。人们可以将自己剩余的劳动产物去交换别人劳动产物的剩余,各取所需。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自己专注某种特定的业务可能会获得更多回报。例如,擅长制造船只的人,如果帮助别人做船,可能要比自己一天捕鱼所挣得的酬劳多的多,这样就使自己在这种特定的业务上反复磨练,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天赋资质和才能。

人们在不同职业不同领域表现出各种才能,亚当·斯密认为并不是由于天赋导致他们产生这样的分工,而是由于分工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其实我认为天赋还是有一部分成因的。从人们的出生开始,好像并没有什么天性上的差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开始选择自己所喜好的事物,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难道不是人们的喜好,擅长而有这方面的天赋,从而产生这样的分工吗?因才能的差异而产生工作上的差异。

人们依靠各种才能,生产出各种不同的产物,人们就可以从这个共同的资源中随意购取得到自己的所需。

那么分工是如何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呢?市场范围在我的理解里就是指人们生活的密集程度,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城市里,人们可以进行各种程度的分工,可以有的人做钉子,有的人修马车。但如果生活在村庄里,活动范围狭小,人们就无法把自己劳动产品的剩余去交换所需。这就需要一人任多职,读后感.可能一家酿酒师还要学会木匠,泥水匠甚至是铁匠来满足自己所需。文中还提到“水运”一词,水运的出现带动了沿海岸经济的发展,因为水运的便利,使相隔很远的两个城市甚至是两个国家连接在一起。各个地方的人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拿自己的富余去交换所需,就像埃及早期之所以能够得到改进,这种内地航运发货了很大的作用。

再出现分工之后,人们之间的交换也越来越频繁,相应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交易的一方不需要对方的商品但又不能提供其他的商品,这样交易就不能顺利的完成,怎么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交换的媒介就出现了,牲畜、盐、贝壳、烟草、鱼丁、砂糖等都作为媒介在历史上出现过,但最终人们选择了金属。一是金属不易磨损,二是金属易于分割和熔合。但金属也有其本身的缺点,称量麻烦,真假难辨,所以一些国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产生,对金属进行加盖公印,划分它们的品质与质量,于是货币出现了,有了货币这种媒介,任何货物都能进行互相交换。

《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同时也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作者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经济学,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书中的许多章节都很值得回味,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我希望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学习到更多的学科知识,成为一名优秀的经济学者。

读国富论有感【篇4】

我利用寒假时间阅读了由有现代经济学之父美誉的亚当。斯密著作的《国富论》,觉得《国富论》真的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

之前我学习马克思理论时,马克思认为:工人每天的劳动一部分是必要劳动,这是工人的酬劳,是供工人维持自己和家庭生活的;而另一部分劳动是剩余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这部分是资本家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家正是通过不断的增加生产剩余劳动的时间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其实我当初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会有这么一种思考:工人们生产商品的劳动获得了工资,那么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也监督和指挥工人的劳动不是也应该获得一定数量的报酬吗?后来看了《国富论》,其中亚当。斯密认为:工人在原料增加的价值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支付他们的工资,一部分支付雇主们的利润,这部分又可细分为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资本的利润可假想为支付资本家的某种特殊的劳动即付给监督和指挥工人劳动的工资的别名,而地租呢作为资本家所垫支的原料和空间等资本的报酬。我觉得资本家在付出自己的劳动同时应该获得报酬,但是所站的立场不同(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获得多少就会因个人的私利心,从而会出现偏移。而在地租这个问题又会涉及到土地是否私有,与国家的制度有关。我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富论》中的理论所支持的阶级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两个不同的阶级,所以他们的观点也很难判断孰对孰错。所站的阶级不同,自然所持有的观点就会不一样。

看了《国富论》我对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政治经济学部分。在国富论中重点介绍了两种富国裕民的政治经济体系:重商主义体系和重农主义体系。重农主义是把土地看做国家收入主要来源的一种政治学体系。为了增进农业重视农业发展,并主张限制制造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最后往往作用与目的背道而驰。在封建中国,曾长时间实行重农抑商,实行海禁,闭关锁国,禁止商业发展,最后到了清朝农业也落后,几乎百业俱废的地步。而重商主义则鼓励制造和对外贸易多于农业。该部分就花了大篇幅介绍了商业主义和重农主义。随着国际上的全球化趋势,了解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对于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一开始一国会担心自己国家的金银会外流,会发行一些禁令极力阻止贸易。但是这些禁令并不能完全阻止金银外流,当一个国家输入金银数量超过有效需求时,它在该国内的价值就会降低;若邻国的金银量低于有效需求,它的价值就会升高。这样就算有严厉的法律禁令,高利润也不能禁止金银从该国输入邻国。还有只有增强对对金银数量的使用,使依靠它得以流通,经营和制造的消费品增加,才会增加金银的数量。就如一个家庭,如果他们把家里日常开支剩余的金银都储存起来(这里不包括那种可以升值的银行储存),不做任何的投资,那么你的金银还是这么多,不会无端端地增加。但是你用作投资的话,还有可以增值的可能。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不用闲置金银必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法律也阻止不了金银被立即运出国门。我想也是因为这样才出现了我们现在的这个国际经济贸易行业!在商业主义国家,他们有两条原则:财富由金银构成;无金银矿山的国家只有通过贸易差额才能输入金银。所以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就成为国家致富的两大引擎。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也是如此。中国也采用了高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以及退税,奖励等措施来鼓励出口,使得从1997到20xx为止,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顺差,虽然以20xx年为基点出现了贸易顺差急降,但是之后又保持了一个平稳的状态。亚当。斯密在限制进口的一般措施上做了探究,认为也不是国内能生产的商品都要限制进口。事实上采取高关税或绝对禁止手段对从国外进口的国内商品进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国内生产这种商品在国内市场的垄断。例如不从外国进口玉米的话,中国自己生产的玉米就可以完全垄断中国市场。本国垄断确实能鼓励本国的一些产业的发展。但是这不是绝对有利的,当这个产业的优势不如其他国家时,进口该产品就比国内生产更明智。就算花精力把该产业提到跟其他国一样的优势,因为所投入产业中的资本和劳动是有限,这样做就会使这些资本和劳动不能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所以向这种优势是徒劳的,不如选择进口该商品。这就好像是一个木匠,虽然他自己会做衣服但是他做衣服的熟悉程度绝对没有专业的裁缝好,与其把这部分力气功夫放在做衣服上,不如更好地利用这部分力气,把它用到最有利的用途上,用在做木工上,这样木匠反而会收获更多。他还发现对来自贸易差额认为凡对与我不利的国家的各种商品进口都实施限制的做法无论是根据重商主义还是其他原则来说都是不合理的。他认为在其中有一个与贸易差额不同的但关乎国家盛衰的差额年生产与年消费差额,即使在贸易差额不利于一个国家,生产与消费差额仍可有利于这个国家,使这个国家的实际财富即土地和劳动年产物大大地增加。另外退税,奖金,通商条约,建立殖民地等能大大地鼓励出口,从而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益处。

在读《国富论》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过于相信名人的权威,应该抱着一种探索的态度去细读。在《国富论》中就出现经济学中这样价值悖论: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它几乎不能购买任何东西相反,一块钻石有很小的使用价值,但是通过交换可以得到大量的其他商品。亚当。斯密认为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是由它的稀缺性决定的,事实上商品的价格是由需求跟供应共同决定的。虽然《国富论》中有些观点理论存在错误,争议,但是它对经济理论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经济学领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读国富论有感【篇5】

货币起源及作用——《国富论》读后感2000字:

最近我阅读了《国富论》这本书,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感悟非常深刻,与大家分享!

人类社会在完成了分工之后,个体开始专门生产一种或者有限几种生产物。然而人的生活需求是多方面的,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只是自己繁多生活需求中的极小一部分,也就是说自己生产的产品,很大一部分是自己不需要的。于是,大家就想着拿自己生产的多余部分去和别人进行交换,一起从别人那里得到自己无法生产但又需要的产品。而这个产品又是对方生产的多余产品,对方也需要自己的产品,于是双方形成了互补关系,交易便就此发生。

然而我们上面论述的“双方互补”的情况有时候却很难满足,比如,A生产面包,需要一把斧子,B生产斧子,但B从其他人手中交换了足够多的面包,这是的交易就无法达成。类似的困境还有很多,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聪明的人类总是能想出解决的办法。人们发现,如果大家能用一种中间统一交易媒介来进行搭桥交易,就克服了上述困难。这种统一的交易媒介不具有普遍的实用性,但是具有普遍的“交易性”——即大家都可以用这种媒介来交易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我们用图一来表示这种交易方式)

对于“统一媒介”的交易模式,任何交易的一方如果想要获取自己不拥有的产品,可先将自己的产品换成统一的媒介,然后再利用统一的媒介去交换自己需要的产品。这种交易模式看似增加了交易步骤,程序“麻烦了”,但其实这种交易模式解决了之前的关键问题。

但是A拥有B需要的,但是B不具有A需要的,A就真的无法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吗?

A当然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是如果没有出现中间交易媒介,单纯的进行物物交换模型来进行交易,最终使得每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其交易过程将会非常漫长与繁杂。怎么理解呢?(我们将单纯进行物物交换的模型用图二来表示)

我们用A、B、C、D、E来表示每个生产者及其生产产品,A→B表示B需要A这种产品。如图所示,B需要A,C需要B,D需要C,E需要D,A需要E。这5个生产者及其需求正好形成了一个交易闭环,如果大家能够坐在一起商议,那么交易将很快完成。但是,难点不在于交易这个过程本身,而在于将交易信息通知到这5个人并将交易关系理清。试想,像这种交易闭环,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无法到场或者不同意交易规则,那么这个交易环将顷刻间破裂,交易无法进行。将交易信息通知到交易各方并将交易各方供求关系理清,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交易成员增多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完成。

这样看来,统一交易媒介看起来增加了交易流程,实际上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成本,毫无疑问的提到了交易的效率和成功的可能性。

从交易方直接的物物交换到形成以统一媒介为桥梁的间接交换,这种交易模式的形成与确立,是商业社会发生的一次巨大的飞跃。

然而交易模式的确立只是一个开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比如,曾经人类社会以牲畜为中间交易媒介来进行交易活动。牲畜数量太少怎么办?牲畜生命极限太短怎么办?牲畜无法找零怎么办?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这是人们意识到,是这种交易中间媒介的材质出现了问题,这种交易模式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于是,人们就开始在交易媒介上下手,寻找新突破。

在经历了诸如贝壳、盐巴、烟草、砂糖等作为统一交易媒介之后,人们发现金属的一些特性致使其非常适合作为交易的统一媒介。比如,不易磨损,保存时间长,便于携带,易于分割方便找零等。但是由于历史、地理、文明的发达程度不同,各国刚开始使用的金属种类也不尽相同。古斯巴达人用铁,古罗马人用铜,还有一些发达国家或民族用金银。但是最初用作货币的金属,铸造都非常粗糙,既没有特定标准形制,也没有钤印标记。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称量上出现很大的问题。贵金属,就拿当时最贵的金银来说,分量上的少许差异,在价值上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重量的稍微不同就会导致其价值差异非常大,这样使用起来就很不方便。其次,金属的化验较为麻烦,再加上技术水平的限制,难度更是加大。外观看似差异不大的两块金属,其中一块很可能掺杂了廉价金属,这样也会导致其很难流通。

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国家政府的公共威权这时体现了出来。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政府统一制造货币,并在货币上加盖官方钤印。这样既保证了形制重量的统一,又保证了纯度的可靠标准,上面的问题就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纵观整个的货币起源过程我们会发现,自人类社会的分工开始,货币的诞生就处于孕育状态。先是在交换方式的探索中发现了统一交换媒介的交易模式,货币诞生;然后在寻找更能为合适的交换统一媒介中寻找到了金属这种适合材质,然后再对金属货币的缺陷不断进行改进。层面与范围一步步缩小,标准与范围一点点详尽,货币在人类文明进步中不断发展,向货币本质的方向不断靠近。

读国富论有感【篇6】

通篇读下来,国富论给我总的轮廓是人类所有的行动,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政策、法规、哪怕是动乱、战争等一切所有的形式的所有底层驱动力就是“财富”;

那什么是“财富”呢?不同的种族对财富有不同的定义,像草牧民族,他们就特别看重牛羊;在中国古代,大米是最珍贵的财富;总之,赖以生存之本,而又稀缺的物品,人类就特别特别的看重,人类为了TA,可以做出任何行动....;

从最初的以物易物,到以“金银铜”作为交易媒介,再到现在的纸币形式,及互联网应用的电子交易;时代虽然变迁了,但百变不离其宗,这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更好的便利民众,让人与人(买卖)更加便捷,高效!

那么,为什么会有战乱?为什么会有掠夺?前2天我在看另一本书时,里面谈到希特勒有很多知识分子支持,看到这里,我就疑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倒退,这么反人类的行为为什么有这么多充满知识(真理)的人支持纳粹?我一百度,原来犹太人的财富被觊觎/妒忌;希特勒利用这一点,引起民众激愤,小小火苗引起燎原之火.....

这就引伸出了AdamSmith的著名理论”看不见的手“,这看不见的手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人们因为”利己“把自己变得更好,整个社区也跟着进步;也因为”利己“,人们贪婪追逐财富,甚至不惜发动战争,杀戮;

人类”利己“产生的2种截然不同结果,使得人类有意识地建立司法机构、国防、人民教育等等强身健体,提高自身去免疫的能力;也大力推动基建,试行各种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民以食为天“、”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活动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只有经济强了,其它才能顺势而上!

读国富论有感【篇7】

实话实说,初读《国富论》是由于它的声望,有人说,它是经济学领域的不朽巨著,有人说,它对人类幸福所作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作的贡献的总和。带着这些赞誉声,我翻开了这本书。

《国富论》于1776年在英国出版,他的作者是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创建者―亚当斯密。对经济学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亚当斯密,一个引领时代经济发展的巨人,他的自由经济思想,一直沿用至今。读好一本书,必须先了解它问世的时代背景。在18世纪的西方,由于世界地理大发现,发现了新大陆,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在这些新背景下,就需要有新的制度来维系。《国富论》由此产生。总的来说,贯穿整本书的思想就是自由主义,围绕自由他谈了自由经济,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他在《国富论》中建立了以自由竞争为基石的一种新的经济秩序。它解决了财富来源的问题,斯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增加国民财富为主线,以资本主义社会3个阶级的收入理论为核心,总结出国民财富增长的两种途径,一是分工和劳动生产卒的提高,二是增加劳动者数量和资本积累。斯密的《国度论》系统的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共分为五个篇章,它不仅仅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学的著作,还在思想学,社会学上发挥重要作用。

有位名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知识水平,思想道德不近相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方式不一,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观点。接下来,我就这本书中所涉及的内容谈谈我的观点。首先,我对斯密提出的自然权利与自由思想表示赞同。自然权利是自然秩序赋予我们的权利,而自然自由作为一种经济自由,则是自然权利的一部分,为人们所享有。自然,是《国富论》中倡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也是它的核心概念。但是,亚当斯密将自由理解为完全自由,这是不对了,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里的自由也应该理解为相对自由,这也是今天在中国倡导发展的经济理念,当然,这是后话了。其次,与自由秩序一致的理念还有平等观念。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始终把公平,平等,平等对待作为理想。他解释道:两个性格极不相同的两个人,一个是哲学家,一个是医生,他们的差异,不是起因于天性,而是起因于习惯,风俗与教育。他关于平等观的思想是超越了几个世纪,与当代所倡导的平等自由相呼应,我想这大概就是伟人的独特之处,他们永远快于时代的步伐,他们永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同时,让我不禁感叹,思想是自由的,只要你敢想,亚当在那个黑暗的,被宗教思想所控制的时代都敢想公平自由,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另外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并没有把追逐个人利欲的行为排除在道德领域之外。他不仅承认出于同情、仁爱动机的行为具有商业价值,而且也认为出于自利动机的行为同样具有道德价值。他重申了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能够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而商业的本质中也有道德的基础,会对社会习俗和道德风尚起到促进作用。我认为他的这种思想恰恰与无奸不商的说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符合我国的一句俗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由此可见《国富论》不仅仅是一本只供商人获得利息的指南,它还是一本具有思想内涵的书籍,在给予人经济学领域知识的同时,还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达到优劣互补的效果,共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中市场经济中所涉及的自主经济、竞争经济、效益经济、服务经济、网络经济、开放经济等内容都能在《国富论》中找到源头。由此可见,一本著作的影响之大,影响之广,对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诚然,再好的东西也会有局限性,最完美的作品,也会有瑕疵,《国富论》的本质还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就长远来看,它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阅读,使人更愿意花时间去思考,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人因有思想,会思考而伟大。

窗外下着雨,思维不用撑伞,早已飞到了天际。

读国富论有感【篇8】

老子曾经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一种放任无为的政治,最好的政府(统治者)应是一个无为的政府,老百姓知道他的存在就可以了。好政府是很少发号施令的,但又能“功成事遂”。

今天说的并不是老子,而是有经济学之父誉称的亚当﹒斯密,他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至少300年内,人们都将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有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那样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位经济理论学家,他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准确的数字,确实做到了“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的治学态度,而这种治学态度正是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所缺少的态度。所以,熊彼得说亚当﹒斯密注重实际,将各种不同的数字与因素一并考虑,对以后作为抽象的理论奠立了基础。

读国富论有感【篇9】

英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书初版于1776年,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国富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斯密对他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他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

斯密在《国富论》中要回答的最后问题是,感情与公平的旁观者之间的内在斗争,在社会的长期演进中究竟是怎样在历史本身的大舞台上发生作用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见第五编,他列举了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组织阶段,除非由资源的匮乏、战争或政府的坏政策予以阻止,否则这些阶段是会连续进行的。这四个阶段是:猎人的最初野蛮阶段,原始农业的第二阶段,封建或庄园耕作的第三阶段,商业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阶段。每一阶段伴有与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制度。例如,在猎人阶段中没有任何财产因此,也就没有任何确立的行政长官或正规的司法行政。随着牛羊群的出现,产生了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包括可怕的军队,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垒。斯密思想的核心是:这种制度是保护特权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为之辩护。他说,文官政府是为了财产的安全而设立的,实际上是为保护富人反对穷人而设立的,即为了保护有些财产的人反对根本没有财产的人而设立的。最后,斯密将演进描述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这在后来称为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斯密称之为完全自由的制度。这种物质生产基础的连续改变,将带来的上层建筑的必然改变,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可是也有一个重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最后动力是阶级斗争,而在斯密的哲学史中,主要的推动机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驱使,由理智所指导。

《国富论》远远不是一部通常所认为的学术论文。虽然斯密也劝说放任自由,但他的论证却更多地是反对政府干预和反对垄断;虽然他赞扬贪欲的结果,却又几乎总是鄙视商人的行为和策略。他也不认为商业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赞美的。

读国富论有感【篇10】

老子以往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梦想中的政治是一种放任无为的政治,最好的政府(统治者)应是一个无为的政府,老百姓明白他的存在就能够了。好政府是很少发号施令的,但又能“功成事遂”。

今日说的并不是老子,而是有经济学之父誉称的亚当﹒斯密,他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至少300年内,人们都将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有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那样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不仅仅是一位经济理论学家,他也为这种理论供给了有力的证据与准确的数字,确实做到了“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的治学态度,而这种治学态度正是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所缺少的态度。所以,熊彼得说亚当﹒斯密注重实际,将各种不一样的数字与因素一并研究,对以后作为抽象的理论奠立了基础。

《国富论》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交换时的经济行为,认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己心,每个人都追求自我的经济利益,这是人性的自然现象。茅于轼先生曾举《镜花园》里君子国里的故事加以说明人的利己行为,小说第十一回里描述了君子国里一名隶卒买物的情景:隶卒﹒﹒﹒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卖货人答道:“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己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只听隶卒又说道:“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道。试问哪个腹中无盘算,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谈了许久,卖货人执意不增。隶卒赌气,照数讨价,拿了一半货物。刚要举步,卖货人哪里肯依,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路旁走过两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

茅于轼先生讲完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两点思考。第一,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都是各方偏袒自我利益引起的。所以,我们常常地错误认为,如果关心别人的利益胜过自我的利益,争论就不会发生。而君子国里发生的事情,恰恰说明了把关心别人利益作为自我的行动准则,同样会有争论。我们同样得不到一个和谐的社会。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现实的商业交换中,买方和卖方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会达成协议。而在君子国这个人人为他的社会里,讨价还价根本不可能存在。小说不得不借助两个过路老翁来调解矛盾。那里包含着一个极为重要的道理:以自利为目的谈判双方同意的均衡点,而以利他为目的的谈判则不存在能使双方同意的均衡点。所以利己是能够到达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利他则是一个纠纷不断的社会。从动态的变化来看,它最终必定转变为“小人国”。因为君子国是最适合于专门利己﹑毫不顾人的“小人”们生长繁殖的环境。当君子们吵得不可开交时,“小人”跑来用使君子吃亏自我得利的办法解决了矛盾。长此以往,君子国将消失,被“小人”国替代。从这一点看,人是利己的生物实在是人类社会的大幸。

第二,只要是交换都是为了改善自我的处境,使自我活得更舒服体面,如果没有这点动机我们为何要交换?我们有过交换经验的人都明白,交换的双方都是为了自我的利益才产生了交换,而君子国有了市场,而经过市场的交换却是“利他”行为,这种动机显然是矛盾的。

借用茅于轼先生趣味的例子,我们明白了亚当﹒斯密的理论为何是建立在人性自利的基础之上了,仅有人人自利,交易双方才能有均衡点,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读国富论有感【篇11】

《国富论》表现出,社会上开始出现一部分有势力的群体,他们具有必须的生产控制力。那些处于弱势的群体,想要劳动、生产,却没有土地和资本,或者说依靠于他们,能够更简便地获得生活所需,能够让生活相比以前有所改善。这就使他们选择依靠于地主和资本所有者。在这种情景里,地主、资本家所具有的势力更大,他们能够要求劳动者让出一部分生产价值。劳动者为了生计,只能妥协。在这种情景下,劳动者就无法独自享有全部劳动生产物了。

可是,地主、资本所有者的权力却也不是无限的。这同样需要与劳动者之间达成一致,他们必须给予劳动者基本的工资。尤其在初期土地、资本其中并非十分显著地情景下,社会要到达稳定,就要有一种让各方都能够理解的协议。在这种情景下,分工的优势便更加体现出来,社会上的产品也会越来越丰富。

可是,随着这种发展的趋势,土地、资本便会越来越集中,其所有者的权力也越加膨胀,他们控制了社会的生产,他们能够向劳动者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如此,劳动者与地主,资本家之间也就难免发生争执了。

接下来的资料中,讲到维持劳动支付的基金以及劳动工资和食品价格的关系,我看得实在不很明白,那就大致了解一下吧。

所谓“维持劳动的基金”应当指现下的物质积累,这些积累中有一部分要维持生活,有一部分要投入再生产。那么,劳动的多少就应当与这部分基金的多少相对应了。按照这样的理解,其实就是,不一样时代,劳动者数量不一样,因为维持这部分劳动者生存及生产的物质积累不一样。

至于劳动工资和食品价格的关系实在伤脑筋。留待以后再看。

读国富论有感【篇12】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关于市场机制的论述已成为经济学的基石,在他去世的200多年间一直被视为“至圣先师”。

但是,斯密在天堂过得并不开心,人们崇拜他,谈论他,但是却并不了解他的思想真谛,只是用他的某个思想来为自己服务。

《国富论》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

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国富论》中要回答的最后问题是,感情与"公平的旁观者"之间的内在斗争,在社会的长期演进中究竟是怎样在历史本身的大舞台上发生作用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第五编,亚当.斯密列举了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组织阶段,除非由资源的匮乏、战争或政府的坏政策予以阻止,否则这些阶段是会连续进行的。

这四个阶段是:猎人的最初"野蛮"阶段,原始农业的第二阶段,封建或庄园"耕作"的第三阶段,商业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阶段。

每一阶段伴有与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制度。

例如,在猎人阶段中"没有任何财产。

因此,也就没有任何确立的行政长官或正规的司法行政"。

随着牛羊群的出现,产生了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包括"可怕的"军队,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垒。

斯密思想的核心是:这种制度是保护特权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为之辩护。

他说,"文官政府是为了财产的安全而设立的,实际上是为保护富人反对穷人而设立的,即为了保护有些财产的人反对根本没有财产的人而设立的。

"最后,斯密将演进描述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

这在后来称为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斯密称之为完全自由的制度。

这种物质生产基础的连续改变,将带来的上层建筑的必然改变。

可见,在斯密的哲学史中,主要的推动机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驱使,由理智所指导。

斯密死后,人们把《国富论》奉为经济学的圣经,把他关于利己的人受“看不见的手”引导增进了社会利益的思想,作为市场经济千古不变的基本原则,却把《道德情操论》几乎忘得一干二净。

于是,市场经济缺少了道德,引发了许多罪恶,在个别地方甚至成为灾难。

《国富论》,顾名思义,就是要研究什么是财富和如何增加财富的,即如何“富国裕民”的。

以后的经济学家把斯密的思想简单地概括为三点:第一,追求财富增加是每个人和社会的目标;第二,利己是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即人是经济人;第三,市场上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把个人利己的行为引导向有利于整个社会,即经济中的自由放任。

这是现代人对斯密的理解,也是由古典经济学发展而来的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原则。

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各种市场经济,其中一大部分是坏市场经济。

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市场经济是掠夺式市场经济――靠对海外殖民地和国内劳动人民剥削和掠夺的市场经济;东南亚、拉美和东欧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权贵市场经济――少数人靠权力侵吞国有资产而致富,多数人堕落为赤贫者的市场经济;许多国家曾经或正在形成的贫富对立的市场经济――只注意效率而忽视公平,两极分化的市场经济;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污染性市场经济――以环境严重破坏和生态失衡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市场经济。

本文来源:http://www.676u.com/xindetihui/3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