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网 > 地图 > 个人总结 >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

湖南教师资格证技能考试资料总结

时间: 2024-01-07

湖南教师资格证技能考试资料总结。

根据您提出的要求个人总结网小编为您精心准备了一篇“湖南教师资格证技能考试资料总结”,文档处理使得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共同分享和讨论项目相关信息,范文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通过模仿范文可以获得更多的写作经验和技巧。我们在写范文还要考虑什么呢?

湖南教师资格证技能考试资料总结(篇1)

1、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1)鲜明的生产性

(2)逐步走上了大众化教育(3)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4、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多元化、现代化。

6、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教育学》。

7、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教师职业的特点: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示范者的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

9、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0、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

44、简述如何研究学生。

(1)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2)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

(3)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48、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88、简述德育的意义。(P147)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89、简述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92、简述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96、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102、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103、简述我国德育的途径。(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9(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2)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4)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10(、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P31)(2)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将促进学校专业与结构的调整更新。11(、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P32)(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1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13(、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19(、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27、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28、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P67)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34、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2)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40、简述师生关系。(P83)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7、简述教师的职业性质与特点。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55、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57、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66、简述直观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

基本要求是:(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67、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68、简述巩固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69、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基本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70、简述因材施教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基本要求:(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72、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教学策略主要类型:

内容型、形式型(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方法型(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和综合性(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多方面综合展开)。91、简述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1)德育目标。(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思品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班主任工作。

思品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104、简述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陶冶法,锻炼法,品德评价法。86、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108、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110、简述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P176)(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111、简述如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112、简述班集体形成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113、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15、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114、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117、简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P185)(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实际应用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11、简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

72、简述学习策略的四个特征。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划和技能构成。

73、简述学习策略的分类。

答: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等。74、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75、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97、简述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99、简述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100、简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答: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101、简述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包括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全身松弛训练

14、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34、简述动机及其功能。(P54)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功能:一是激活;二是指向;三是强化。

36、简述学习动机的种类。(P56)(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42、简述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43、简述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7、简述迁移的种类。(P72)

(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48、简述迁移的作用。(P74)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9、简述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早期的迁移理论有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等。

(2)现代迁移理论主要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50、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51、简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P79)(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52、简述如何进行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5)提高迁移意识性。

98、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式,合作学习模式。

79、简述如何进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80、简述创造性及其基本特征。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82、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84、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P148)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1)保护好奇心;(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方法有:(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8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92、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2)认同。(3)内化。

9简述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96、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P173)(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

(4)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与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法、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如艾里斯的理性情绪辅导方法。

102、简述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105、简述教学策略的类型。(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3)个别化教学。有: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导教学、掌握学习。

109、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P206)(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110、简述群体动力的表现。

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3、怎样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1)应有一个集体奋斗目标

(2)积极组织学生参于学校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3)实行民主管理(4)要注意强化感情

(5)教师要真诚地爱学生

(6)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增长才干的舞台.8、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23、怎样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己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要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作业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4、中小学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个性发展

湖南教师资格证技能考试资料总结(篇2)

教师技能考试都是这样安排的:前一天早上八点到九点审核准考证和身份证,八点五十在备课考场抽题,九点开始写教案,两小时内写出一千字左右的教案,占25分。第二天在安排好的时间段去根据自己的教案来讲课,讲课时间为20分钟(占65分),答辩5分钟(占10分)。身份证和准考证是非常重要的两样东西,进门前要审核,进去了交费时要看身份证,进考场要审核,还要放在桌子上供巡考审核。第二天讲课的时候,进门时要审核,点到名字时要审核,进去试讲时还需要把这两样东西交给三位专家,总之,很重要,缺一不可~

针对写教案这一项,犹豫规定的是只可以带课本进考场,我们采取的策略是,上网找现成的教案用笔抄到书上,比较开心的是找到了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用书(我考信息技术),它前两章教案提供的案例还是不错的,可以直接拿来用,但是第三、四章由于课时数比较多,没有提供案例,只是做了教材分析、重难点分析和各个练习题的使用方法等,所以这两章内容需要自己上网搜其他的教案,第五六章也提供了案例,还不错,可以借鉴。但存在的问题是,不管是教师用书还是搜到的零碎教案,基本都是按照一个大节来编写教案,但实际抽到的题目往往是只讲一小节。例如,我抽到的是4.3.1 合乎规范地发布信息,还有同学抽到的是5.3.2 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所以有些教案不能直接拿来用,只能借鉴,或者将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进行删减,但要保证其完整性。另外,如果抽到讲VB

和数据库的章节,算是运气比较差,因为讲起来难度比较大,如果对这两样东西不熟,容易被老师问住。所以祈祷自己不要遇到这两部分内容吧~

讲课的时间是20分钟,一定不要超时,哪怕早结束一点也是可以的。各个组情况不同,有的组老师不怎么问问题,有的组问的问题就比较有难度,看自己平时的积累还有运气了。重点还是在讲课上,如果是考信息技术,是需要课件的,据说会占10分,如果是其他科目,则不需要课件。至于板书,听说板书很重要,会占分数,所以我做了简单的板书,但是评委老师说有课件就不用板书了,而且板书的是重点内容,不只是大标题,于是信息技术科目的板书是否重要我就不清楚了,但其他科目的板书是很重要的。实际上,对于信息技术科目来说,投影幕布挡了半块黑板,能用的黑板只有半块,大概写五行,每行十个字就满了,所以板书设计着实令人头大,其他科目应该还好。讲课时间是分节的,比如我是下午第七个,也就是第七节,四点半开始讲课,每一节是半小时。提前半小时会叫名字,然后上到教室门口等待,前一个考生出来会叫你进去或者等老师出来喊。

总体来说,抽完题写完教案之后的那个下午和晚上是相当重要的,这时候需要撇开所有的事情专心想自己的讲课流程、内容以及做

课件,任务量还是很大的,最好能找个同伴帮忙参谋下,找找资料、做做课件。准备好之后,试讲、估计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

湖南教师资格证技能考试资料总结(篇3)

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

2教学目标的功能:1指导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2引导老师调控教学过程;3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价。

3教学目标的分类: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的学习)。2奥苏贝尔的教学目标分类(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知识的运用;解决问题与创造)。3布鲁纳(认知,情感,动作技能领域)4教学目标的设计理念: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全面设计教学目标。

5教学目标的陈述:定位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晰;措辞得当。

6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1行为目标陈述方法(马杰:行为表现,条件,标准);2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业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格兰伦);3表现性目标陈述方法(艾斯纳:教学性和表现性目标)。

第二章教学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1教学内容的选择发生变化;2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生动、活泼,教材中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了,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3课程改革后有艺术课程、科学课程、综合性课程等。3教学内容的构成:由事实、概念、原理、及它们的内在联系构成。

4分析教学内容的步骤:选择与组织单元;确定单元目标;确定学习任务的类别;评价内容;分析学习任务;进一步评价内容。

5教学内容分析的方法: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

6教学内容的编排原则:1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2确保从已知到未知;3按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组织;4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7教学内容编排的方法:布鲁纳的螺旋式排列教学内容,加涅的直线编排,奥苏贝尔的逐 10课程开发的原则:开放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地方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11课程资源开发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下观念:课程资源观 系统优化观 潜在课程观。教师要具备以下能力:筛选、鉴别的能力 组合、变通的能力 协调、沟通的能力。13教案的内容:教学课题;教学目的;课时分配;授课类型;教学重点 难点;教学手段、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料。

第三章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

1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2当代教学方法的发展:1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2重视教学中学生认知和情感的整合统一;3加强学习方法研究;4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3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1教学方法的设计应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2注重教学的启发性;3一法为主,多法相助,有机结合;4教学有法,但无写法,贵在得法。

6如何运用讲授法:1讲授的内容要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要力求概念明确、判断准确、内容具体、深浅适度、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2讲授的语言应具有艺术性,做到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使讲授富有感染力;3讲解新教材应当紧密联系旧教材;4讲解过程应是有计划地进行,把所讲的内容组织好,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抓住关键,攻破难点;5为了使所讲解的内容易于理解,印象深刻,应适当配合演示直观教具,并做好板书设计,提纲挈领地边讲边写,使板书既少而精,又完整美观,有启发性,系统地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过程,发挥其引导思路,传授学习方法的作用;6教师讲述要精神振奋,情绪饱满,教态自然,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善于“设疑”“激疑”“解疑”,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如何运用谈话法:1教师要认真备课,作好谈话前的准备;2教师提问要目的明确,难易适度,掌握好时机,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3提出的问题旭教材和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内容,应具体,富有启发性;4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要对全班提出;5提问既要让学生有思考余地,又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6让学生有提问的机会,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提问和回答;7谈话结束时,教师应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小结,把谈话的内容系统化,明确新学知识的结论,并对讨论情况作出评价。

8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

9参观法包括预备性,并行性,总结性参观。10复习法分为:再现,对比,系统复习。

11引探教学法的程序为:引探的准备,过程,总结,实践。12反馈教学法的程序:导入新课,学习探讨,巩固加深。运用创新过程。

第四章、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2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师生直接交往的形式(班级授课制人、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复式教学);师生间接交往的形式(学生的小组活动、学生之间的个别互助、学生的个别学习活动);外来辅助形式-道尔顿制和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4课的类型:单一课和综合课

5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7上好一堂课的要求:内容正确-讲授的内容必须是正确和科学的,对内容的说明和解释应准确无误;讲授要有条理,符合逻辑,层次分别;方法得当-要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选择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本节的教学内容;组织得好,积极性高-组织好一堂课的全过程,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积极性都很高,表现出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教学效果好-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要看教学效果,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9座位安排的方式:秧田式、马蹄开或新月形、方形或圆形、模块形。

10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1改革、完善班级授课制;2分组教学被广泛运用;3个别化教学成为改革方向;4综合采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11分层教学的分层依据为:智力测验分数,学习成绩,教师和家长的意见。

12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2设立小组目标3实施小组评价和奖励的机制4个人责任的明确5均等的成功机会

第五章板书和多媒体课件设计

2板书的主要功能:1体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2强化学生记忆,启发学生思维,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规范学生书写行为。

3板书的基本形式:纲目式板书;表格式板书;图文式板书;综合式板书。

4板书设计的原则:整体性原则;直观性;准确性;规范性;简约性;启发性;艺术性原则。

5板书设计的技能:锤炼语言;借用符号;运用线条;制作表格;创造图形;调谐色彩。

6板书设计的要求:1深入分析,体现重点;2深化主题,画龙点睛;3合理布局,形象艺术。

8多媒体课件的主要元素:文本、静图、动画、活动图像、声音

10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原则;有效性原则;易用性原则;艺术性原则。

第六章课堂教学中的导入

3导入的类型:1简介导入、2设疑导入(析题导入,以旧引新,悬念导入法)、3直观导入法(实物展示,实验,录音,图示描绘,录像导入法)、4趣味导入(游戏,谜语,故事,谜语导入法)

4导入的要求:八要(短、新、精、平、快、奇、巧、准);六不(不要重知轻能、不要冗长拖沓、不要平淡刻板、不要牵强附会、不能演独角戏、不能低级趣味)

第七章教学中的提问

1教学提问的功能:1动机激活功能;2思维发展功能;3信息反馈功能;4交流与表达功能;5组织调控功能。2提问的过程:提问设计、实施提问、处理答问,及时评价。3提问设计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疑点、误点、矛盾点、关键点、拓展点、奇异点

4实施提问的过程:引入、表述、等待、点名

5处理答问的过程:积极倾听、准确判断、恰当提示 6及时评价的要求:正确的应该肯定、表扬、强化;不正确、不完整或者是不恰当的回答,应该有一步的探询,或引方向,或导方兴未艾,或引向纵深。

6如何优化提问教学的效果:先提问,后点名;先思考,后回答;先讲义,后结论;先学生,后教师;先鼓励,后更正。7提问的策略:提问要有思维性、序列性、针对性,预测性、时机性、要讲究呈现的密度。

9提问的技巧:抓住兴趣点提问、抓住疑难点提问、抓住发散点提问、抓住矛盾点提问、抓住聚合点提问、抓住模糊点提问。

11课堂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1提问过易过难,缺少思维梯度;2提问过于笼统,缺少针对性;3提问过于含混,缺少确定性;4提问千篇一律,缺少新颖性;5提问过于频繁,缺少密度控制。

第八章教学语言的运用 1教学语言的特点:1从语言形式看,是正规与随意的结合,书卷体和口语体的结合。2从语言内容看,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3从语言过程看,具有反馈性和调控性

3教学语言的功能:1传递信息;2表达指示;3情感;4美感;5交际功能。4教学语言的类型:教育语言(赞扬,批评,评论,指示语);教授语言(讲授:阐述,解释,分析和抒发语。提问:提问。归结语。谈话:启发,归结,指示性谈话。组织教学过程语:导语,结语,过渡语)。

5教学语言的运用要求:1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2必须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3必须遵守语言规范;4必须清楚、明白;语言要简洁、精练;5具有启发教育性;6应具有艺术性(生动性,情感性,个性化)。

6学生欢迎的个性化教学语言类型:简洁明白型、随和亲切型、书卷理论型、风趣幽默型、生活活泼型。7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语言类型:平淡无味型、油滑取宠型、照本宣科型。

9体态语的功能:传递信息功能、交流情感功能、控制调节功能。

10教学体态语的分类:表情语(面部表情和眼神)、手势语、体势语。

11教学体态语运用的原则:需要原则;少而精原则;朴素自然原则;美的原则。

第九章课堂教学管理 2课堂教学管理的类型:放任型、独断型、民主型、情感型、理智型、兴趣型。

3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1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2有利于减少或清除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3是老师职业首先的要求;4是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4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教育性、及时性、参与性、规范性。5课堂教学管理的内容:1教师的自我管理,2对学生的管理,3对课堂时间的管理,4对课堂环境的管理

6教师的自我管理:气质要素、职业道德要素(敬业精神,负责精神,富有爱心)、能力要素(亲和力,凝聚力,号召力,感染力,专业知识,教学能力)。

6教师对学生的管理:1学生行为的解析、2课堂纪律的维护、3自律意识的培养

8课堂教学管理基本原则:目标导向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沟通原则、最小干预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激励性原则、反馈原则、齐抓共管原则。

9课堂教学管理方法:1预防性管理方法(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2支持性的管理方法、3矫正性管理方法(说理,增强,示范,削弱,惩罚,幽默化解)。

第十章学生学业评价

2学生学业评价的意义:判断,引导,反馈,激励,调节作用

4学生学业评价的类型:1根据评价的功能和运用的时间分为安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结果的参照标准分为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6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1纸笔考试,2行为观察评价,3表现性评价,4成长记录袋

8行为观察评价: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行为开展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观察行动。

9表现性评价:指教师在学生完成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和学习成果进行的实际考查。

第十一章班主任工作技能

2班主任的理论素养:班主任的现代学生观、班主任的学科理论。

4班主任的基本能力:1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创建班集体的能力;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的能力;5高度的社会信息能力;6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7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能力;8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公关能力;9灵活的教育机智;10进行班主任工作研究的能力。

5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1按照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2全面的教育、管理和指导学生,使全班学生个个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6班主任的日常工作:1抓好德育,落到实处;2抓好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完成学习任务;3抓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的实施,培养学生坚持锻炼、讲究卫生的好习惯;4抓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5抓班级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7班集体的教育效应:凝聚效应、驱动效应、同化效应。9营造班级文化的措施:1刻意追求以教室为中心的育人环境的自然美;2积极实践以全班学生秩序与自由统一于一体的行为美;3全面发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群体形象的和谐美;4着力形成以班级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特征的心灵美。

11班风建议的要素:主人翁意识、纪律教育、学风建设。12培养优良班风的途径:1明确方向,针对实际,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2正面教育,弘扬正气,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3选配干部,培养骨干,形成班级的领导核心。

12常见的班级活动形式:1晨会、夕会;2主题班会;3班级文体活动;4团体活动;5劳动锻炼;6社会实践活动

本文来源://www.676u.com/gerenzongjie/56590.html